最终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以及优胜奖,共21位获奖选手。
11月23日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第二届丘成桐女子中学生数学竞赛落幕,最终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以及优胜奖,共21位选手获奖。
记者了解到,第二届丘成桐女子中学生数学竞赛于11月19日至20日举行。竞赛自9月开启报名后,共收到400份有效报名,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英国等海外国家。经资格审核,最终150余名学生参与竞赛,34人入围面试。
获奖名单显示,金奖1人,获奖人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胡殊闻;银奖2人,分别为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榕航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张合匀;铜奖4人,分别为深圳中学黄楠、江苏省扬州中学田佳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宣静筱、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黄子乐。
获奖名单。图/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
本次竞赛由笔试和面试组成。笔试由组委会按考试大纲命题并统一组织阅卷,时间为3小时。选手在就近考点参加笔试,并于11月19日晚通知笔试结果。面试阶段,由国际知名专家评委对入围面试的学生进行考核。每位学生面试时间为20分钟。考查范围包括,中学数学全部内容、微积分、线性代数、群与群作用的基本概念。
据悉,为培养女性数学家,鼓励更多女生投入数学学科的学习,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发起设立“丘成桐女子中学生数学竞赛”(以下简称“竞赛”),面向全球女子中学生选拔英才。本届竞赛由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办。
“我希望通过这个竞赛,让女学生增加自信心,让她们晓得她们其实是很了不起的,有能力改变数学的发展,就像伟大的数学家诺特那样。”丘成桐院士在首届女赛上说道。
2021年10月,140余名同学参与首届女赛,25人获得“诺特奖”金奖、银奖、铜奖和优胜奖,来自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的杨梦琪摘得金牌。“我们有幸生于这样的时代,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都可以用学识和智慧征服世界,体会数学之美。”
此外记者获悉,此次竞赛奖项命名为“诺特奖”,以纪念伟大的女性数学家埃米•诺特。诺特在抽象代数和理论物理学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作“抽象代数之母”。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