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眼里,没有假期只有农时。”
“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眼里,没有假期只有农时。”在万家团圆的春节,北京农学院青贮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团队教授潘金豹、副教授张秋芝带领研究生都没有休息,而是在海南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育种工作,在地里授粉。
北京农学院教师春节期间从事育种工作。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北京农学院获悉,三亚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这里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大本营”。每年冬春,都有数千名科研人员前来,利用丰富的光温资源开展农作物加代育种研究,由此产生我国作物育种的专业术语:南繁。
北京农学院团队到海南开展育种工作。受访者供图
“每年寒假,我们团队都到海南开展育种工作,到现在已经坚持了23年。”张秋芝说。农田里的大片玉米长势正旺,张秋芝带着研究生来到玉米地。“南繁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代’,在北方一年只有一季,通过南繁,一年可以种植2-3季。这对于种质资源创新、自交系选育、杂交种测配、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加快研究进程,一年的时间能顶2-3年用。”
张秋芝介绍,团队在这里主要开展青贮玉米自交系选育、杂交种测配和优良组合制种。“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眼里,没有假期,只有农时,我们要用好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坚持不懈地做好育种工作,为我国种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