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 页 > 教育动态> 其他地区>正文

    “e起首护·网络法治星火行动”在京举办,小记者发出倡议

    :2025年11月09日
    新京报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社承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协办,来自首都高校、法律界、互联网企业的专家代表及青年大学生们共同普法,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为新京报小记者及家长们普及法律知识。

    深入解读关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法律规定,共同探讨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让儿童安全触网,大学生带领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网络素养……11月8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内外,欢乐声此起彼伏,这是“e起首护·网络法治星火行动”——青少年网络普法与安全素养主题活动的现场。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社承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协办,来自首都高校、法律界、互联网企业的专家代表及青年大学生们共同普法,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为新京报小记者及家长们普及法律知识。

    liuyang20251191739392765153.png

    新京报小记者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网络法治素养。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趣味动画展示网络安全风险,孩子们学习自我保护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寄托,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在数字时代,互联网已不再是‘洪水猛兽’,接触网络是儿童所拥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最重要一关。”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张婉婷率先开讲,她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解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意义。

    liuyang20251191739402765154.pn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张婉婷率先开讲。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张婉婷介绍了互联网可能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带来的风险,她强调,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立法工作不是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而是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切实保障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相关权益。她建议小朋友们合理使用互联网,也号召家长们担负起监督的责任,实现孩子们的“绿色上网”目标。

    “小朋友们,你们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呢?”“打游戏!”“聊天”“上课学习”“听故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刘美辰从司法实践角度为我们讲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案例与启示,在开讲前,她的提问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道。

    liuyang20251191739412765157.jpeg

    新京报小记者积极参与互动。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在街头扶老爷爷过马路的小女孩被偷拍后传到网上、遭遇网友污蔑,学生在教室内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被转发到网络上、遭到造谣和谩骂,小朋友在买游戏装备时遭遇诈骗……刘美辰用一个个动画视频,让孩子对网络上可能存在的伤害有了更直观了解,并借此通过一个个法条,告诉小朋友们在遇到问题时如何保护好自身权益。

    liuyang20251191739412765156.jpeg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刘美辰法官和同学们互动。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各方齐聚圆桌论坛解答未成年人用网核心问题

    作为法治副校长,了解到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网络使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使用人工智能产品的界限在哪里?如何看待孩子们绕过未成年人模式玩手游的行为?在圆桌访谈环节,朝阳区星河湾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朝阳法院王四营人民法庭副庭长张妍、快手社区安全事务高级专家邢丙银和张婉婷一起就家长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展开探讨。

    张妍介绍,朝阳法院全院有53名法治副校长,会定期到学校以做讲座、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做普法工作。长期担任法治副校长,也让张妍注意到,与以往相比,学校和家长反映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当下,家长们苦恼于学生热衷刷视频、打游戏的问题”。

    liuyang20251191739402765155.png

    小朋友们玩互动游戏。 新京报社王贵彬 摄

    但走近学生,张妍也发现,学生们需要上网完成交作业、打卡等任务,也有和同学、老师网络聊天、沟通的需求,每个孩子都需要使用互联网,如何引导孩子们善用互联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改善亲子间对互联网使用的看法和态度?张妍提到了“契约精神”,她建议家长和孩子订立使用手机的规则并遵照执行,“家长也要遵守规则,放下手机陪陪孩子”。

    邢丙银介绍了快手平台落实“未成年人模式”的工作,并强调了使用未成年人模式的重要性。他表示,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手机,绕开未成年人模式的问题,单纯的技术围堵很难根治问题,关键在于提供更优质、更有吸引力的内容,并配以智能、灵活的管理工具,“我们愿意与家长和学校等社会各方一起,共建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数字生态”。

    liuyang20251191739412765158.png

    圆桌论坛,朝阳区星河湾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朝阳法院王四营人民法庭副庭长张妍(左二)发言。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新京报小记者发出倡议:做网络法治守护者

    “作为新京报小记者,我们深知依法上网意识是安全上网的第一道防线。在此,我们郑重发出倡议,让我们携手,共同‘做网络法治守护者’ !”活动现场,来自白家庄小学的李芊诺和培新小学的薛梓安代表全体新京报小记者发出共同倡议。

    liuyang20251191739422765159.png

    新京报小记者代表发出倡议。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为了让小朋友们在沉浸式的环境中提升网络安全素养,现场还设计了“网络陷阱体验”“个人信息保护站”“反诈知识闯关”三大游戏体验区,这些互动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法律协会、中国政法大学农村与法治研究会的大学生代表们设计。在游戏环节,孩子们拿着打卡地图,和青年大学生们“玩了起来”。

    “这是个小学生赚钱群?拒绝加入!送你满级账号?举报!”充满陷阱的普法选择题被做成了小游戏,还没等家长提醒,小朋友就做出了正确选择。“小朋友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们对网络风险的知识很充足,也让我们很有成就感。”中国政法大学大二学生张学文是此次活动的领队,他和该校农村与法治研究会的5名社团好友一起设计了两个体验区的游戏,希望通过游戏让孩子们了解网络风险的具体场景,提升预防意识。

    liuyang20251191739422765160.png

    小朋友们手持地图参与互动游戏。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文化产业专业知识方向2024级硕士李婧铱和法律协会的小伙伴们设计了套圈游戏。每组锥桶分别标注了“可以公开”“谨慎公开”“不要公开”的提示,孩子们抽取关于个人信息和公共信息的关键词,比如个人身份证号、所在学校班级、喜欢的图书等,分别判断这些信息应该“套”在哪组锥桶上。“我们感受到了当下小朋友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他们会思考很多,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充分,超乎了我的想象。”李婧铱笑着说道。

    liuyang20251191739422765161.jpeg

    参加完三组游戏集全盖章会得到惊喜小礼品。 新京报记者王贵彬 摄

    “我在活动中学习到了互联网中也潜藏着许多风险和危险,同时学会了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新京报小记者、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小学六年级(3)班刘逸凡说道。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

    文⁄宋聪乔&发表于 江苏
    [我要纠错]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关键词: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法律法规 趣味动画提升网络素养 高校普法活动 互联网安全风险
    有价值
    0
    无价值
    0
    猜您喜欢
    最热文章

    暂不支持手机端,请登录电脑端访问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