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学完六年级到高中课程,22岁博士,他发现的物理现象轰动全世界!

:2018年12月24日 人民法院报
分享到:

相比起当下各种所谓“牛娃”,今天我们介绍的一位同学,这才是真正的“别人家的孩子”。今天我们就讲讲他的故事:他叫曹原,1996年出生,籍贯是四川成都,现在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我们先来看看他...

相比起当下各种所谓“牛娃”,今天我们介绍的一位同学,这才是真正的“别人家的孩子”。今天我们就讲讲他的故事:

他叫曹原,1996年出生,籍贯是四川成都,现在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简历:

2007年,五年级的曹原用了两年学完六年级和初中课程(初一只读了一个月,初二读了三个多月,初三还没待够半年)就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上了深圳耀华实验学校高中。又用了一年多时间,学完高中全部课程的曹原(14岁),提前参加2010年高考。

深圳耀华中学读书时的曹原(图片来源学校网站)

2010年,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当时,广东高考总分750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并入选 “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当年他年仅14岁。

在中科大读书时的曹原。图自:中科大新创基金会

4年后毕业,18岁时前往美国攻读博士。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

他用了三年时间,学完六年级至高中的课程,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直接上最好班,读本科,这真不是一般孩子能做到的,要知道,读完初中和高中的课程,正常最少需要六年时间,就算是破格少科大班录取,也要有一年的高中过度,至少也需要4年时间,而他读完六年级到高中的课程,仅仅是3年时间,比非常优秀的的孩子整整少了2年时间,牛上了天际有木有?

关键是这些还不是很让他兴奋和激动,他承认自己的情况有别于常人,但是说自己并不特殊。毕竟他还是用四年时间读完的大学本科:“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一些无趣的部分。”

看看,跳过了中学里一些比较“无趣”的部分。当我们其他孩子被高中课程虐的死去活来的时候,他说只是一些“无趣”的部分,让广大学子情何以堪?

所以,我们觉得,一些“牛娃”之类的称呼,已经不适合用在其他孩子的身上了,和他一比,简直是弱爆了。

在中科大读书期间,曹原还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的郭沫若奖学金。

说起这个奖学金也是很难得的。郭奖得主群星璀璨,英才代出。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届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中,有8人拥有14个权威学会会士(或院士)头衔,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美国声学学会会士、美国国际计算学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首届郭沫若奖学金15名得主中,有5名拥有7个会士(或院士)称号。

2014年,他前往美国读博,此后的四年中,他沉寂了下来,专门研究物理。

今年3月5日,曹原再次震惊世界。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

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而他也成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

12月,《自然》杂志18日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曹原荣登《自然》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

曹原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传输效率,这份杂志将曹原称作是“石墨烯的驾驭者”

对于这份杂志,可能大家并不了解,《自然》(Nature)与《科学》(Science)、《细胞》(Cell)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科学期刊。

能够在三大期刊上发文,是无数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有能力在三大期刊发表文章的,都是世界顶级实验室,或者是世界顶级团队,或者两者兼具。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科研实力突飞猛进,但全国范围内每年在《自然》上的发表数量也不会超过20篇,可见其难度之大。

有位博士朋友更是直言:一位学者如果在《自然》上发表一篇论文,就可以在国内任何大学找到教职;发表两篇,就有资格入选“青年千人计划”,或者在“211”、“985”大学获得正教授职位。这丝毫不夸张。

作为我国结构生物学领军人物的施一公,第一次在《自然》上发表论文是在1999年,当时他32岁;被称为我国“量子之父”的潘建伟院士,27岁在《自然》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曹原以22岁的年纪,就作为第一作者,一次性发表了两篇,堪称“神之操作”。

每年《自然》十大人物的封面图片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0”,具体样式和底纹都会融入当年的科技热点进行设计,今年的封面图片明显指向曹原的成果。

数字“10”中的“0”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整个数字“10”则点出了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

曹原的导师和同事是如何评价他的呢?

《自然》杂志称,他的导师说,曹原本质上是个“动手达人”,他在工作之余会用自制相机和望远镜拍摄夜空,这些作品在曹原的办公室随处可见。喜欢把东西拆开重装。“每次我进他的办公室,里面都乱糟糟的,桌上堆满了计算机和自制望远镜的零件。”

尽管年纪轻轻、又有些害羞,但同事们都说曹原的坚持不懈体现了他的成熟。有一次,曹原花了六个月时间研究一份看似富有突破性的数据,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实验设置中的巧合。“他有些沮丧,但他只是撸起袖子继续干下去。”他的导师说。

如此优秀的人才,世界各国都竞相争取

而他的本科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家曾长淦表示,世界各地已经有多所大学向自己的高足抛出了橄榄枝,不仅有博士后的职位,而且还有教职。

“在中国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中,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曾长淦说。

有人说,书读多了就是书呆子,可是曹同学不一样,他不是一个书呆子,他也有更多的爱好。

工作之余,他会通过天文摄影进行自我调节。“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天文摄影涉及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路、嵌入式程序等在内的多方面科学技术,折腾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兴趣。”他经常在朋友圈发天文观测的照片。

曹原的天文摄影作品。图自:中科大新创基金会

从这位同学身上,我们发现,曹原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天赋极高。短短的三年时间,一年学完初中、一年学完高中的课程,没有天赋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努力;我们相信,即使有较强的天赋傍身,但是没有后天的努力,肯定也是不会让他如此迅速的崛起;

第三、坚持;对一般人来说,物理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想要出成绩除了天赋和努力外,还要学会坚持。文章中说:曹原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研究生项目失之交臂,为了学习物理,他还是通过电气工程系进入了Jarillo-Herrero的课题组,继续做物理。曹原花了六个月时间研究一份看似富有突破性的数据,可见其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第四、动手能力强。文章中说,曹原导师认为他内心深处是个"修补匠",喜欢把东西拆开重装。“每次我进他的办公室,里面都乱糟糟的,桌上堆满了计算机和自制望远镜的零件。”而物理不仅需要计算,还是一门需要动手能力极强的学科,或许这已经注定了他的成功吧。

对于曹原登上《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网友刷屏点赞:

不少96年的同学也表达了淡淡的忧伤:

还有网友被曹原的优秀激励:

网友的关注点渐渐转移到了头发上...

或许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他的高度了,但不影响我们对他的仰视,但更多的是我们要以他为目标,不断攀登属于自己的顶峰。

英雄的光环的背后都是无数的失败和汗水,谨以此文献给各位正在打拼的同学们,只要你们肯努力,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要纠错]
文:王振袢&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比起 当下 各种 所谓 牛娃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三年学完六年级到高中课程,22岁博士,他发现的物理现象轰动全世界!

Copyright©2013-2024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