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江苏职教师资队伍如何支撑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
问:江苏职教师资队伍如何支撑江苏职教高质量发展?
答: 江苏职业院校现有专任教师9.4万多人(其中高职近4.9万人、中职4.5万人),服务150多万职教在校生。十年来,我省努力建设一支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举措有:
一是不断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评价标准,引导学校切实将师德师风表现、教育教学实绩、实践创新能力等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奖评优和绩效分配的主要依据。江苏是全国最早独立设置标准、独立开展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的省份(2009年),也是最早下放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权的省份之一。2021年12月,省教育厅积极配合省职称办修订印发了《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等5个标准,目前中职教师系列的评价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
二是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2019以来全省立项建设了270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包括120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其中国家级39个,总数全国第一)、100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50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发挥名师和团队的骨干中坚力量、示范辐射作用,带梯队、出成果,推动校际、区域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发展。
三是深入实施产业教授和产业导师引进政策。“十三五”以来,我省分批次选聘了755名高职院校江苏省产业导师,引进3033名兼职特聘教师(产业导师)。今后将继续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技能人才兼职授课,省教育厅每年组织选聘150名左右的江苏省产业教授和500名左右的产业导师,引导各地各校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整体提升“双师”素质。
四是全面落实全员培训制度夯实队伍基础。落实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每年安排国家、省、市、校四级培训2万人左右。今年5月,省教育厅从江苏省产教融合试点企业中遴选了首批37个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将积极推进“师范教育+企业实践+跟岗实习”的一体化培养培训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以国家级、省级培训为引领,带动高质量的市县培训和校本特色研修。
问:“专转本”作为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途径,为高职学生转入本科学习搭建了升学通道。近十年来,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工作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答: 江苏省自1996年开展普通高校“专转本”工作,至今已有近34万名高职(专科)学生通过“专转本”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特别是近十年来,我省“专转本”工作实现了三大跨越式发展。
一是在招生规模上的扩大。根据教育有关部署,我省本着积极扩大、实事求是、分类兼顾、确保稳定的原则,将“专转本”规模从2.46万人扩大到4.2万人,参与招生的本科院校已达到54所。“专转本”扩招,大力助推更多学生实现提升学历层次的愿望。
二是在招考形式与内容上的突破。我省2019年制定并公布《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改革实施方案》,2022年正式实施,改革平稳有序。“专转本”选拔考试改革,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突出文化知识、专业综合知识及技能水平的综合素质考核,构建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三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争当表率。在计划安排上,重点向推动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的领域倾斜,向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倾斜,切实增强了“专转本”招生专业的吸引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在招生专项上,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省连续三年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职(专科)毕业生专项计划共近2000人;积极推进退役大学生士兵“专转本”招生政策落地,实现了从计划单列到免试升本,这十年来共录取退役大学生士兵超过5200名。从考试实施上看,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我省“专转本”考试组考工作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挑战,我们全力以赴、迎难而上,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安全、平稳、顺利地完成了“专转本” 考试组织工作,既保障了广大考生的生命健康安全,也维护了社会稳定,对疫情形势下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问: 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到广泛关注,职教高考逐渐进入人们视野。能不能介绍一下江苏职教高考的有关情况和下一步的考虑?
答: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升学空间越来越广阔。早在 1987年,江苏就开始探索普通高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为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以来,江苏构建了普通高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的升学通道。2019年,省招委会印发《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了江苏高等职业院校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等不同群体考试招生的制度框架 。其中,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的就是中职职教高考制度。今年是 我省中职职教制度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今年报名人数达 12.5万人,本专科录取人数近11万人,无论是报名人数还是录取人数均比去年的对口单招有明显的增长,这也说明我们的中职职教高考制度得到了广大中职考生的认可。
中职职教高考并不是单纯的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其深远意义在于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系统化的发展通道。随着“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逐渐打通和拓宽,中职生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和标准建设,分类制定我省职教高考的组织实施细则和考试大纲,确保考试严谨有序、安全规范、公平公正。
二是优化技能考试的组织,逐步推动有关专业类的技能考试与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衔接。三是扩大职业本科、高职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的比例,使“职教高考”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主渠道。
三是进一步优化“招考培”制度。江苏将构建与生源数量相适应的招生计划分配机制,本科计划单列;鼓励综合性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参与,扩大学生的学校选择范围。在培养方面,高等院校应对职教高考的学生进行单独分班、制定独立人才培养方案及考核评价方式等。
来源:教师工作处、学生处、职教处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