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子学院等多校首开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本科,填补托育专业空白,旨在培养懂科学、善管理的研究型人才,解决行业人才短缺问题。
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蹇悦 济南报道
编者按:新时代的高校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知识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绽放光芒。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推出“高教瞭望”专栏,带您直击高校服务社会最前沿。在这里,实验室的“黑科技”变身百姓“好帮手”,校园的“金点子”成为行业“新引擎”,一起来看看这些是怎样发生的。
“最大的难题就是师资!托班老师大多从小中大班转型来,根本不懂0-3岁的照护要点,要是能有懂评估、会指导的专业人才,我们的托育服务才更专业。”德州一所幼儿园老师的感慨,道出了无数幼儿园的迫切期待。如今,这份期待正随着一批新生的入学迎来曙光。
今年4月,山东女子学院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同步获批全国首个普通本科“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教师节当天,首批学生已正式踏入校园。该专业的开设,填补了托育本科教育的空白,试图让“科学守护婴幼儿前三年”的愿景照进现实。
不仅要“带好娃”,还要做“懂孩子的守护者”
“我妈妈是幼儿园老师,以前常跟着她去帮忙。看到有些园区托育服务不够完善,那时候我就想着,未来要用专业知识做点什么。”山东女子学院大一新生部玲钰,高考考了506分。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了这个新兴专业。在她看来,托育远不止“喂饭、哄睡”那么简单。
同样带着期待入学的董雨琪。暑假在早教机构的经历,让她更坚定了选择。“小朋友眼里满是好奇,却也最脆弱,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更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就能帮孩子更好地成长。希望通过四年本科学习,帮家长理解孩子,缓解他们的育儿焦虑。”
9月9日,首批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本科新生前往山东女子学院入学报到。记者 巩悦悦 摄影报道
“这届新生的目标很清晰,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做‘会干活的照护者’,还想做‘懂原理的专业人’。”山东女子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教研室主任姬彦红介绍,首批40名学生中,38名女生、2名男生,不少人报考前就了解过托育行业的痛点,
“他们知道行业缺的不是‘带娃的人’,而是‘懂孩子、会评估、善指导’的人才,这正是我们本科培养的核心目标。”姬彦红说。
专科补“实操缺口”,本科填“管理研究空白”
“过去招不到专业人才,后来有了专科毕业生,一线照护岗的缺口小了些,但遇到机构运营、课程设计、家长指导这些事,还是没人能扛起来。”济南市托育服务协会秘书长于正浩的话,点出了托育行业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全国有12万所托育机构,山东有5000多家,济南开展托育服务的机构约600家,但“会照护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缺专业理论”的问题一直突出。“托育要高质量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看好孩子’的层面。”于正浩说,行业急需一批“既能蹲下身子带娃,又能站上台做管理,还能沉下心做研究”的本科人才。
山东女子学院附属幼儿园园长叶普莲对此有更深的体会:现在0-2岁乳儿照护是最大痛点,孩子的个性化喂养、回应性照护、卫生保健,都需要专业人才。她期待,本科生能补上这块短板,“他们学过医学、心理学,能从更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正是专科人才欠缺的。”
本科要怎样培养托育人才?
当托育人才培养进入本科阶段,如何与专科形成差异化?这一问题的答案,藏在高校应对办学挑战、贴合社会需求的探索里。
姬彦红坦言,从过去的早期教育专科,到如今的托育本科,办学转型中确实面临不少难题,“最直接的就是教材和师资,专科教材侧重‘怎么做’,而本科需要更深度的理论支撑,得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师资也得从‘教技能’转向‘传原理、带研究’,这对老师的专业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过,多年的专科办学经验,也成为了学校破局的重要优势。“我们有近10年的早期教育专科办学基础,在这过程中也积累了一批‘既懂实操又懂理论’的师资,目前正牵头编写本科核心课程教材,教材出版后能给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学习支撑。”姬彦红说。
本科人才的培养方向,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展开。
姬彦红提到,从当前形势看,幼儿园托班和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是两大核心需求场景。学生毕业后,既能去托班当师资,也能参与幼儿园现有师资的转型指导,快速适配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各地都在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需求量大,除了基础的照护、管理能力,还需要能做政策研究、填补行业空白的人才。
为避免“纸上谈兵”,山东女子学院从第一学期的专业导论开始,就组织学生到一线机构实习,还邀请托育机构老师、妇幼保健院医生组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确保学生“既有深厚理论,又有实操能力”。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院副院长甄丽娜也强调,需夯实“婴幼儿发展心理学”“观察与评估”等底层课程,培养“懂原理、善迁移、敢创新”的人才。
得知婴幼儿管理本科生已经入校,一位幼儿园园长略显激动:“期待将来能招到婴幼儿科班本科生,因为他们守护的不只是每个生命最初的三年,更是回应老百姓对生得起、养得好的期待。”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