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者手记|张艳亭: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抽象难题”

:2025年09月10日 青年说
分享到:

教师发现抽象概念难教,改用直观模型和活动后学生理解提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泽市曹县实验中学教师 张艳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成长的陪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点燃学生心中的求知之火,帮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人。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对教育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反思。

课堂上的困惑——抽象概念的“绊脚石”

记得给初三上生物课,尤其是专题复习课时,我常常有种无力感。无力于我无法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无力于我我无法设计好的教学活动,无力于把抽象知识简单化传授给学生。那是一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专题复习课,我站在讲台上,用PPT展示了一张细胞结构的示意图,详细讲解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的功能。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们的眼神却有些游离。我试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就像一扇智能的门,只让有用的物质进来,把有害的挡在外面。”然而,后排的小林突然举手问道:“老师,那这扇‘门’是怎么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呢?”我愣了一下,试图用“蛋白质通道”来解释,但小林的眼神依然迷茫。

下课后,几个学生围了上来,其中一位说:“老师,这些结构听起来很复杂,我总觉得记不住。”其他的也问道:“细胞核和线粒体到底有什么关系?感觉它们的功能好像有点重叠。”我意识到,这堂课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我努力用比喻和图像辅助讲解,但这些抽象的生物学术语和概念,似乎成了学生理解的“绊脚石”。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类似的问题屡见不鲜。无论是细胞分裂、遗传规律,还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些内容都涉及微观世界或复杂的逻辑关系。对于正处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过渡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较大。而传统的“讲授+记忆”模式,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

反思与探索——从“教”到“学”的转变

面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困惑,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不是我的讲解过于单向?是不是缺乏足够的直观体验?我查阅了一些教育心理学的资料,发现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正在逐步发展。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甚至失去兴趣。

于是,我尝试调整教学策略。首先,我引入了更多的直观教具,比如细胞结构的立体模型。课堂上,我让学生分组观察模型,用手触摸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并讨论它们的功能。小林在触摸细胞膜时突然兴奋地说:“原来细胞膜是这么薄的!难怪它能控制物质进出。”

其次,我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在讲解“细胞分裂”时,我让学生用彩纸制作细胞分裂的动态模型,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小宇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一边折叠纸张,一边自言自语:“原来分裂的时候染色体是先复制再分开的,这样就能保证两个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一样了!”

此外,我还尝试将抽象概念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在讲解“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时,我播放了一段运动员跑步的视频,问学生:“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会感到累?能量从哪里来?”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快联想到线粒体的作用,并对这个“能量工厂”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收获与成长——让抽象变得“触手可及”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小敏在单元测验中,准确描述了细胞膜的功能,并用“智能门”的比喻解释了选择性通透性。小宇在小组讨论中,主动分享了他对细胞分裂的理解,甚至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出错,会发生什么?”这让我感到欣慰,因为这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是思维的拓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成长。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抽象概念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呈现,它们就能变得“触手可及”。

当然,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比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兼顾直观体验与知识深度?如何设计更有效的探究活动?这些问题依然需要我不断探索。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教育充满了意义。

身为初中生物老师,我愿继续在教学中反思、尝试、改进。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困惑,都是我成长的契机;每一个抽象的概念,都是一次点燃好奇心的契机。教育的旅程或许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课堂变得鲜活而有力量。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实习生 策划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山东教育者手记|张艳亭:初中生物课堂中的“抽象难题”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