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的“心事”放在心上

:2025年10月29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增多,就诊率提升。检测技术进步和观念更新使问题被认可。青少年压力增大而排遣渠道压缩,智能终端带来虚拟热闹和现实孤独。心理健康需多方合作关注。

北京一家心理专科医院的临床心理科曾统计出这样一组数据:2022年,18岁以下住院患者占比达81.95%;而2015年时,80%的住院患者都是成年人。

“二八比例”的逆转,反映了当前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的境况,全社会必须予以重视。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背后成因很复杂,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面向心理健康问题的检测技术进步了,检测理念也更新了。换句话说,得益于心理健康防护网织得更密,一些过去难以发现,或者说被当作“孩子常有的小毛病”而忽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今天得以被正确看待。

以前,孩子们要是跟大人说“我腰疼”,多半会被一句“小孩子哪有腰”打发走。培育健康素养需要时间,到今天,人们意识到,孩子们当然“也有腰”,当他们喊疼,可能暗示着肌肉损伤甚至腰椎侧弯的风险。

腰疼是这样,心理健康亦是如此。过去有的孩子反复做一件事,今天知道了,可能是强迫症;以前孩子看人眼神躲躲闪闪,大人觉得是不自信,今天去查,可能就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心理健康就诊率的提升,本身就说明国家社会和家庭重视这个问题了。

再者,当前青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压力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排遣压力的渠道却在压缩。笔者的学生时代,不少同学虽也是独生子女,但小伙伴之间玩得不亦乐乎。上学路上结伴坐公交,一人一只耳机分享MP3;下课后一块儿跑向学校后门,掏出几块钱隔着栅栏跟超市老板买几根烤肠,今天我请,明天你买单,学生们打打闹闹、叽叽喳喳又回教室背书了。

今天的青少年是伴随智能终端设备成长的一代,屏幕是通往无限世界的窗,也映照出咫尺之内的孤独——网络那端,世界很辽阔也很荒凉。虚拟社群里的学生,熟练地点赞、评论、分享,维系着热闹的“弱连接”,但在现实的教室与家庭里,他们有时却感到困惑。

育人如养花,需要耐心与巧思。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切中肯綮,对缓解考试焦虑、培养健康用网习惯、心理健康监测预警都做出了周密部署,从“心”开始,多方共同筑牢孩子心理健康这道防线。(孙亚慧)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提升心理健康就诊率 防范儿童心理健康风险 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把孩子的“心事”放在心上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