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南通·通城好爸妈⑧ | 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2025年11月09日 南通教育
分享到:

家长老师需有效沟通,家校合作为孩子成长助力。通过“备课”、非暴力沟通、及时反馈、日常互动、共情处理方法提升协作。

孩子的成长路上

家长和老师是“教育合伙人”

但很多家长常陷入沟通困境

“找老师怕打扰”

“说了半天没重点”

“反馈问题担心孩子被批评”

……

其实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掌握这几个实用方法

让高效沟通助力家校协作事半功倍

点击观看

沟通前:做好“备课”,带着观察和问题来

避免笼统提问“我家孩子表现怎么样?”,老师很难针对性回答。带着具体观察和思考去沟通,老师更愿意回应。比如观察到最近孩子回家作业总拖拉到11点。沟通前先要明确:我是想解决什么问题?目标越具体,沟通越有效。

沟通中:把握非暴力沟通技巧,说事实、少评价

不说“孩子上课不认真”,而是“昨天作业里5道题错了4道,我发现他做题时左手总在摸东西,我有点担心他课堂专注度,想问问您有没有观察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引导?”多用“事实+感受+需求”的非暴力沟通公式,让沟通更高效。

沟通后:及时“复盘”,把建议变成行动

把老师的表扬和建议用孩子能懂的话转述,比如“老师今天夸你发言很积极,还说如果你写作业时先把无关紧要的东西收起来,会更专注,我们要不要试试?”沟通不是终点,落实才是关键。

1-2周后,主动和老师反馈行动成效。当老师看到家长的行动力,会更愿意投入关注。

日常沟通:抓住“碎片化机会”,多传递正向信号

好的家校关系,藏在日常里。老师的积极性也是由成就感驱动的,家长可以利用碎片化机会多传递正向信号,让老师感受到工作的美好与意义。比如接送时的10秒互动,老师在班级群发通知或发课堂分享时的一句话互动等都是日常的碎片化机会。

特殊情况:冲突时“先共情,再处理”

当对老师的做法有疑问时,别急着指责,先换位思考。这时,先共情再处理尤为重要。

比如发现孩子被批评,先问“老师,当时是什么情况?”,而不是“你为什么骂我家孩子?”用“我们”代替“你”:不说“你应该多关注他”,而是“我们一起想想怎么帮他改进,您觉得呢?”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才能真正处理好事情。

家校沟通,本质是“为孩子结盟”。最好的教育,是家长和老师肩并肩,用信任和配合,给孩子最坚实的托举。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频繁的联系,只要带着真诚的态度、清晰的表达、务实的行动,就能让家校沟通变成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作者

汤琛琳(南通市海门区包场初中区域指导中心)

心理格言:尊异求懂

简介: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专职心理老师、海门区包场初级中学特聘心理老师

陈枫兰(南通市海门区包场初中区域指导中心)

心理格言:你的存在,已是足够

简介: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专职心理老师、海门区包场初级中学心理指导专家,曾获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石晓庆(南通市海门区包场初级中学)

心理格言:用心倾听,共筑心桥

简介:海门区包场初级中学兼职心理老师

来源:基教处海门区教体局

编辑:单学艺、盛呈燕

校对:王骏

审核:陈新荣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家校沟通技巧 非暴力沟通方法 家校协作策略 沟通避免误区 家长与老师协作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润心南通·通城好爸妈⑧ | 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