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之梦引航学术报国路,《窗外是蓝星》走进东南大学

:2025年10月26日 紫牛新闻
分享到:

首部8K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在东南大学放映,激发学生航天梦想,结合航天精神交流。

10月25日晚,中国首部8K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大礼堂放映,为2600余名东大本科新生及硕士生带来一场融合视觉震撼与思想启迪的星空盛宴。影片生动刻画了183天在轨驻留的壮阔历程与人文温情,也在这座始终激荡着“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情怀的学术殿堂内,点燃了新一代东大人的航天梦想。

从“两弹一星”元勋到航天中坚,东大人的身影始终闪耀在国家战略前沿。东南大学优秀校友、中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正是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为全体东大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电影用8K超高清画质将太空的壮阔与航天员的日常细腻呈现:从青藏高原的雪线到渤海湾的晨昏线,从空间站内悬浮的水珠到航天员出舱时面窗反射的日光,当看到航天员在轨包饺子、写春联的温馨日常,充满烟火气的“中国式美学”扑面而来。

当镜头掠过空间站全景,看到航天员身着“飞天”舱外服在太空中从容作业,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同学们沉浸式感受着太空的壮美与航天事业的崇高,舷窗外那颗静谧的蓝色星球,深深烙印在现场每位师生的心中。

电影放映结束后开展了东南大学学术报国主题交流分享会,将观影的感性触动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与责任的觉醒。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宋爱国教授团队的博士生彭维锋分享了其团队在空间站人机交互与遥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贡献。他表示,“这是我们东大科研人用技术响应国家需求的生动实践。” 能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许波分享了其带领团队研发并进入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模块,同时作为王浩泽的同学,他表示,“空间站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在王浩泽的榜样作用下,东大多个学科的学者,正汇入这条奔赴星辰大海的共同征程。”

映后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学子们争相举手,踊跃提问,从技术细节到创作理念,从太空生活到地球未来,展现出对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与深刻思考。电影导演朱翌冉分享了拍摄背后“天地协作”的艰辛历程,并就“科技与人文如何共融共生”等问题与同学展开深度对话。“我们不仅想展现太空的美,更想传递中国航天的精神——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在极限中创造奇迹。”从8K摄影机承受极端环境考验,到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中执镜拍摄,再到地面团队远程交流——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是中国航天人与影视工作者携手攻坚的智慧与汗水。

“电影开篇那个蔚蓝色的星球,带给我前所未有的震撼,” 2025级新生王铭浩在分享中感慨,“但更让我动容的,是中国航天科技背后所承载的匠心与温度。”他特别提到对航天员王亚平与王浩泽的敬佩,“她们是真正的巾帼榜样,王浩泽学姐更让我看到东大精神在苍穹之上的闪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通讯员 杨万里 孙艳

摄影 刘莉

校对 陶善工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8K太空实拍电影 窗外是蓝星 东南大学 放映会 航天精神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蓝星之梦引航学术报国路,《窗外是蓝星》走进东南大学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