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全面梳理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统筹设计、分类实施“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三类课程,促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全面梳理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统筹设计、分类实施“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三类课程,促进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优化通识类课程教学设计。优化思想政治类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坚持“以文化人”,在课程内涵上进行深挖,融入淮安地方文化,培育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积极探索“课堂+课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以课堂主阵地、网络主渠道、实践主体验的“三位一体”教学方式。优化公共基础类课程体系,凸显通识课程育人功能。分类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渗透到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中,深化和拓展各门课程渗透的“隐性教育”功能。“两个课堂”相结合,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扎实推进第一课堂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辅以第二课堂以及诗文朗诵、知识竞赛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精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思政实施要求,全校所有专业认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思政体系。以专业课程思政设计方案为指引,各二级学院组织教师深入研讨,对各类教学资料进行完善。结合专业分类和课程特点,从专业课知识点、技能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开展蕴含时代精神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辨识能力。从课程思政专项研究、素材征集、示范建设等入手,带动并辐射全部课程参与课程思政建设。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改革。认真分析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设计,使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贯穿到实验、实训、实习的各个环节;通过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映射,让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依托企业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准职业人”身份参与社会实践,涵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进取的精神。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