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记者从南京医科大学获悉,该校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RSV疫苗价值概况工作组成员李有联合国内外多位学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发表论文称,他们在系统性分析了全球481份涉及5岁...
5月23日,记者从南京医科大学获悉,该校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RSV疫苗价值概况工作组成员李有联合国内外多位学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发表论文称,他们在系统性分析了全球481份涉及5岁以下儿童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研究后发现,6月龄内婴儿是RSV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负担最重的群体。
据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约占所有呼吸道病原体的30%,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针对RSV下呼吸道感染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等特异性治疗手段的现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发布了针对中低收入国家儿童的RSV免疫制剂研发技术路线图及RSV免疫制剂预期效果指南。在WHO的推动之下,近5年来,RSV疫苗及预防性抗体的研发进展迅速,部分RSV疫苗及预防性抗体有望在未来的1至3年内获批使用,因此有必要获知RSV相关感染在儿童中的疾病负担,为RSV预防接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全球2019年5岁以下儿童RSV相关疾病及死亡负担
李有教授研究发现, 6月龄内婴儿是RSV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负担最重的年龄群体,占5岁以下儿童RSV下呼吸道感染数的20%、RSV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数的39%、RSV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的46%。
中低收入国家RSV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52/1000)明显高于高收入国家(24/1000),但其RSV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率(5/1000)却低于高收入国家(6/1000),反映出中低收入国家医疗资源紧缺,严重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不能及时入院治疗的现状。中低收入国家中存在大量RSV感染院外死亡,每出现一个RSV感染院内死亡就对应有三个院外RSV感染死亡。
这些重要发现共同提示在6月龄内婴儿群体中实施RSV预防接种可收到较好效果,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短缺、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中低收入国家,RSV预防接种可通过降低病例绝对数,缓解医院床位需求压力,降低因无法就医或就医不及时导致的RSV院外死亡。
《柳叶刀》杂志邀请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Tina Hartert教授和马里兰大学Justin Ortiz教授对论文作同期述评,认为“研究中诸多发现对RSV预防工作意义重大,对RSV免疫接种时间和疫苗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