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5月25日,江苏大学耒耜大楼西面山坡的小麦田里,一串串金黄的麦穗闪耀在蔚蓝的天空下。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正在这里开展一场劳动教育课。现场“作...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5月25日,江苏大学耒耜大楼西面山坡的小麦田里,一串串金黄的麦穗闪耀在蔚蓝的天空下。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正在这里开展一场劳动教育课。
现场
“作为涉农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把学到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学以致用,做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定守护者!”活动前,农业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军发出“动员令”。
上课
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功能基因组与次生代谢方向的副教授何华纲老师,则现场为同学们讲解了不断选育优良小麦品种的重要性。“只有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我们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何老师的讲话,让同学们陷入深思。
随后,同学们纷纷拿起镰刀,开始收割。弯腰,让镰刀与麦秆保持一定角度,然后用力一提,一垄垄小麦就顺利割下来了......大家将割下的小麦,按照不同的品种分类并捆绑。这些小麦,不是用来作为粮食,而是统一收集后,用于师生们开展后续的科学研究。
虽说收割面积不大,师生们很快就将小麦收割整理完毕,但是这堂劳动教育实践课,已经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这堂课,会更加激励大学生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种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周军说。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