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小学暑假跨学科实践活,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效显。
暑假期间,济南高新区康虹路小学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三引导”为核心理念,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通过跨学科协作、真实场景体验和家校社协同,学生们在“做中学、学中悟”,展现了成长共同体的育人成效。活动覆盖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内容丰富多彩,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学校“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创新理念。
跨学科实践:知识融合显智慧
学校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设计了一系列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实践活动。四年级的“云顶别墅”项目成为跨学科实践的典范。四(2)中队的高婉瑜、刘家彤同学在班主任肖玉静的指导下,将数学测量、工程思维与艺术设计完美结合。从精确计算建筑比例到解决“墙体倾斜”的技术难题,再到徽派建筑风格的艺术呈现,整个项目历时一周,最终完成的别墅作品不仅结构稳固,更兼具审美价值。
同年级的“美食部落”小队则将数学运算、市场营销与劳动教育融为一体。刘宇辰、董欣怡、杨泽钦三名队员分工协作:精确计算原料配比、合理定价商品、设计促销策略。他们的义卖活动不仅获得500余元收益,更收获了珍贵的商业启蒙体验。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五年级学长主动溢价购买以示支持,三年级学妹追着询问“明天还来吗”,这些互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被需要的快乐”。
深度体验:场景学习促成长
学校将学习场景延伸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让学生获得沉浸式成长体验。三年级学生走进山东省博物馆,在“晶·彩”矿物展厅,王梓涵同学观察到晶体生长过程后惊呼“原来石头也会生孩子!”,这种生动的学习体验远胜于课本说教。二(1)中队在地质博物馆的“地球演化墙”前,通过模拟火山喷发装置,直观理解了“泰山可能曾位于海底”的地质变迁。
更具特色的是太空主题实践。二(5)班“科艺探索小组”在1:1空间站模型中,通过VR设备体验太空失重状态。李昊然同学在操作机械臂“抓取”星球模型时紧张得手心冒汗,这种真实的操作体验在他心中种下了航天梦想的种子。活动结束后,超过60%的参与学生在日记中表达了成为科学家的愿望。
生活教育:技能培养重实践
学校特别注重生活技能的培养。三年级“萌厨小队”的厨艺实践中,赵小萱同学经历了从烧焦鸡翅到完美掌控火候的成长过程。家长群里的视频记录显示,孩子们制作的食品虽然形态各异,但脸上都洋溢着"我能行"的自信。一(6)班“跳跃精灵队”的晨练活动更是见证了坚持的力量:陈宇澄同学从最初跳三下就绊绳,到最终能连续跳50个,这种进步让家长们都赞叹不已。
社区服务项目同样精彩。一(4)班“小蜜蜂义工队”的孩子们穿上黄马甲,成为社区最萌的“垃圾分类宣传员”。赵小菲同学踮着脚给老爷爷讲解分类要点的画面,被社区居民拍照转发,获得广泛好评。这些实践活动让抽象的品德教育变得具体而生动。
家校社协同:三位一体育新人
康虹路小学的特色在于构建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在“云顶别墅”项目中,家长提供环保材料支持;在厨艺实践中,家长担任安全监督员;在社区服务时,家长化身活动摄影师。这种深度参与让教育突破了校园围墙。
教师角色也实现了创新转型。肖玉静老师在工程项目中是技术指导,任美玉老师在厨艺活动中是生活导师,李荣然老师在科技探索时是创新引路人。这种多元角色转变,体现了教师队伍的复合型素养。
社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广场成为义卖市场,科技馆变身第二课堂,社区服务中心化作实践基地。这种资源整合让教育空间得到极大拓展。
校长姚晶表示:“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带得走的能力。”新学期,学校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