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一场特别又浪漫的“婚礼”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120对东大伉俪齐聚于此,有新婚不久的90后小夫妻,也有已经携手走过50载恩爱如初的金婚夫妻,不同时代的东大伉俪故事,汇成一条浪漫而励志的...
“何其有幸,能在母校寻得一生知己”。6月2日,一场特别又浪漫的“婚礼”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120对东大伉俪齐聚于此,有新婚不久的90后小夫妻,也有已经携手走过50载恩爱如初的金婚夫妻,不同时代的东大伉俪故事,汇成一条浪漫而励志的时间长河,他们的感情从校服到婚纱,讲述了在这座校园见证下的美好与甜蜜。
95后甜蜜夫妻,在母校见证下提前办“婚礼”
戴上头纱,整理好领结,在下午5:20这一有爱的时刻,一对对夫妻手挽着手,在入场音乐中幸福地走向“婚礼殿堂”,携手对彼此、对母校的深情告白。他们还在母校的见证下为对方戴上“爱的胸针”,将爱意从指尖传递到对方的心房。
刘浩、武锡锦
“我们已经领证啦,打算在今年10月份办婚礼。”这是一对结婚两年的小夫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丈夫一直紧紧地牵着妻子的手,十分甜蜜。丈夫刘浩告诉记者,自己是东南大学博士生在读,妻子武锡锦是东南大学2019届硕士毕业生,到现在已经相恋6年。
当问及恋人是如何相识相爱时,刘浩害羞地表示,自己在本科期间就对妻子一见钟情,当妻子进入东大就读硕士研究生后,自己便下定决心要追随妻子的脚步,“我们两人在没有确定关系前一直属于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我鼓起勇气表白后,我们也顺利地在一起啦,以后我们打算在南京定居。”刘浩表示,在母校120岁生日这年,自己和妻子有幸参加本次活动,既是向母校表白,也是提前在母校办了场“婚礼”,很幸福。
还未领证的情侣,决定把校庆日作为结婚纪念日
“我们准备在6月6日当天领证,这对我们来说有着双重意义,既是母校东南大学的120岁生日,也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做出这个特别决定的是张友虎和王茜夫妇,他们不仅在东大求学,毕业后也已回到东大工作。
记者了解到,这对90后夫妻已经相恋一年多,从相识到相爱,他们从未离开过这座校园。说起两人的相爱经历,也格外有意思,颇有“学霸风格”。在一次校园活动中,作为培训教师的张友虎给王茜出了道题,他将自己的行走路线发给王茜,让王茜计算出九龙湖校区的直径,最后,“不服输”的王茜算出了直径,而这道题,也让两人打开心扉,走到了一起。王茜告诉记者,在看到母校征集东大伉俪的信息后,夫妻俩就立即报名参加,想在母校的见证下完成这场“婚礼”。“我们也在现场认识了许多前辈,也从前辈手中接过了东大千年古树六朝松印章,我们会向前辈们学习,在今后的岁月里努力工作,相互扶持。” 张友虎和王茜夫妇说。
相伴50载的金婚夫妇,在母校见证下补办了婚礼
在现场,有结婚不久的新婚夫妻,也有已经携手走过50载恩爱如初的金婚夫妻。郑月云和吴云贵都是东南大学1964级校友,2022年,他们迎来了金婚。他们说,回到母校,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感觉十分美好。
郑月云、吴云贵
吴云贵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在1972年结婚,那时生活艰苦,便没有跟妻子举办婚礼,也没有拍上一张婚纱照,只草草地发了喜糖,每每想起,都觉得很遗憾。在今年,东南大学迎来120岁生日,而自己和妻子也走到了50年金婚,这两个有意义的日子交汇到了一起,作为东大校友的夫妻俩很是激动。
“没想到在金婚这年,母校帮我们弥补了遗憾。”50年前没有办上的婚礼,50年后,在母校和众多校友的见证下,补办了婚礼,也拍下了许多婚纱照。岁月流转,这份独属于东大人的爱情与浪漫永远会传承下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见习记者 兰倩怡
摄制 张思伟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