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十年”·探访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南京工业大学:实现化工过程“三废”近零排放

:2022年07月23日 扬子晚报网
分享到:

7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教育这十年”“1+1”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作为唯一分会场,专题介绍高校科技创新十年发展成效。19日到2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省教育厅实地探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7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教育这十年”“1+1”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作为唯一分会场,专题介绍高校科技创新十年发展成效。19日到2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跟随省教育厅实地探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揭秘江苏高校的“硬核”科技实力。

7月19日15:30,记者在南京工业大学实验楼看到这样一幕:一瓶酱油色的污水经过一套“三废”处理装置,变成一滴滴的清水落下。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教授告诉记者,“之前我们做过一次对比实验,用这个经过‘三废’装置处理过的水养金鱼,甚至比我们用自来水养的鱼还更好。”他介绍道,这是一项利用创建临氧裂解新概念和反应分离新技术发明的“三废”原位减量新技术,能够帮助实现化工过程中的“三废”近零排放。

据悉,精细化工行业由于产品种类繁多、工艺流程长、生产技术精密,生产企业往往呈现出“先产品分散生产,后污染集中治理”或“重产品生产,轻污染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乔旭教授团队研发的 “嵌入临氧裂解过程的‘三废’治理与化学品生产耦合关键技术”有效的改变了这种粗放模式,通过3项创新实现了化工及相关行业生产的源头绿色化、过程减量化、治理精准化,并获得江苏省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我们团队的攻克目标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精细化学品的源头绿色制造。我们通过技术入股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将我们的智能环保装备推向市场,在化工企业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汤吉海告诉记者。

“近三十年来,我们化工人深知化工行业的困境,需要我们化工人要用化工人的思维和技术,从源头去治理化工污染,改变未来的化工行业形象。”乔旭认为,无论是作为一所以化工见长的大学校长,还是作为一名从事化工领域研究的专家,都必须责无旁贷地发挥学科优势、智力优势,打破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让大众不再“谈化色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实习生  江婷婷

校对 盛媛媛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7月 19日 教育部 北京 举行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教育这十年”·探访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南京工业大学:实现化工过程“三废”近零排放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