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学者做客南工大,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招”

:2023年12月22日 扬子晚报网
分享到:

12月20日,南京工业大学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多位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就高校如何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畅所欲言,提出建设性意见。

文化与科技要充分融合,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发挥“诗教”作用……12月20日,南京工业大学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多位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就高校如何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畅所欲言,提出建设性意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涵养大学生优秀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周凯教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做有为青年,引导他们多学、勤学、善学,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更好服务社会发展。”慈舟大学堂创始人、曲阜孔子书院副院长时牧说。

“一直以来,南工大积极承担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说。

据南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伟东介绍,该校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融入校园、融入研究、融入实践,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京文化与历史》《颜子文化导论》等课程,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各类课程设计、教学各环节。

为进一步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以工为主院校中的传承,与会专家和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激烈的交流碰撞中,强化课程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加强氛围营造等“招数”悉数“登场”。

“要深化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进行弘扬和传承。”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强调,要深入挖掘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宣教价值,比如发挥典籍、礼仪、制度、风俗等的作用,同时发挥“诗教”作用,推进中华诗词进校园。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秘书长、北京人文国学院院长蔡恒奇大力推崇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希望以此来推动大学生学习、诵读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其文化素养和底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所所长胡发贵建议大力建设文化类课程,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图书馆,丰富发展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中华诗词学会理论评论部主任杭中华建议文化类课程特别要注重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深度挖掘学生对课程的体验感、参与感和获得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面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业,我们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南工大党委书记芮鸿岩说。

南工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大卫介绍,此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的召开,旨在共同研讨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使命担当,为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时代新人明晰发展方向、探索发展路径,“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着力研究阐释,推动交流互鉴,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讯员   朱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文化 科技 充分 融合 推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知名专家学者做客南工大,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招”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