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始终把握资助育人导向,形成全员参与机制,在“资助准度”“工作温度”“育人高度”上下功夫,着力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资助育人理念和工作主线,形成有智慧、有温度、...
常州大学始终把握资助育人导向,形成全员参与机制,在“资助准度”“工作温度”“育人高度”上下功夫,着力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资助育人理念和工作主线,形成有智慧、有温度、有内涵的育人格局。
高度重视,高质量发展机制不断健全。坚持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牢牢把握落实国家资助政策要求,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以“保障型资助与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两翼,探索建立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促进学生资助科学、规范、高质量发展。把握资助过程的全周期规范管理,让资助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完善资助工作的流程化和制度化。
全域全程,高精准资助模式不断落实。提前摸排,分类核查,特困学生群体重点摸排,困难生人数和类型全面摸排,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确保资助对象认定精准。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学生安心学习。开通特殊情况资助通道,让学生第一时间得到帮扶,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幸福感。精准家访,通过“实地走访+云走访”方式,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全覆盖。
强化育人,高匠心发展育人成效不断凸显。多载体、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政策宣传。定期开展“送政策回家乡、回母校、进社区”活动,聘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通过走访宣传搭建与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良好沟通平台。开展发放温暖冬衣、清凉补助、春节返程车票等“暖心行动”,从经济上和思想上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优秀品质,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