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坚持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引领300多支社会实践团队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服务社会等“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
扬州大学坚持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引领300多支社会实践团队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服务社会等“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深化理论武装,传播时代强音。学校充分发挥校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师生+”理论宣讲团的示范引领作用,组建多支“理论普及宣讲团”。实践团队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任务,创新探索“互动式+沉浸式”宣讲路径,努力增强基层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学校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和党史纪念场馆,通过庄重的主题仪式教育、深度的实地参访和扎实的专题调研,在亲身体验和深刻感悟中厚植家国情怀。此外,鼓励青年学生立足学科优势,深入基层挖掘地域文化资源,通过非遗探访、民俗调研、文艺创作等多元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发挥专业特色,赋能乡村发展。鼓励学生立足专业所学,深入乡村一线,聚焦科技助农、医疗服务、教育帮扶、基层治理、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产业调研、公共服务等实践。此外,组织青年学生利用好家乡资源,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等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科技推广、健康义诊、教育帮扶、法治宣讲、金融普及、环境保护、粮食节约等特色实践活动,增强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