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学生在假期获得高质量陪伴与有温度的成长,济南高新区科创路学校以 “学生成长共同体” 为核心载体,积极响应高新区教育文体部 “三引导” 活动号召,围绕 “家校协同、素养提升、社区共建” 目标...
为让学生在假期获得高质量陪伴与有温度的成长,济南高新区科创路学校以 “学生成长共同体” 为核心载体,积极响应高新区教育文体部 “三引导” 活动号召,围绕 “家校协同、素养提升、社区共建” 目标,构建起多元互动的实践平台。“三引导” 通过成长共同体落地生根,融入学校三年规划、贯穿教育全程,推动从 “你、我、她” 到 “我们共成长” 的深度融合;以共同体为纽带凝聚家校社力量,让心与心贴近,形成教育 “同频共振” 的文化合力;更通过共同体联动校园、家庭、社区资源,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协同动能。
依托学生成长共同体,暑期前半程各共同体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涵盖书香分享、自然与匠心碰撞、协作创造等多个领域。假期前夕,学校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特长、居住区域及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重新划分了 91 个梦想同 “萌” 计划小组。学校为每个小组精心配备 “双导师”—— 一名负责活动与成长规划指导的教师,一名提供实践支持的热心家长志愿者,形成强有力的指导支持系统。各小组在导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计划书,围绕具体、可实现的 “小梦想” 共同制定详细的假期行动计划。活动过程中建立小组活动日志,记录过程、分享心得、解决问题;导师定期参与活动,复盘进展,调整策略,保障 “梦想同萌计划” 落地实施。各小组按计划扎实推进梦想项目,有的小组设计制作遥控小车,有的小组挑战制作水果切盘,有的小组实地开展防溺水宣传等。从低年级香气四溢的手打水果茶手作,到高年级创意迸发的手工钟表制作,孩子们暂别校园朗朗书声,在动手实践的世界里尽情探索,在协作与实践中提升了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学校校风倡导 “尚思 勇创”,劳动并非单调的任务,而是培养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的沃土。劳动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园、家庭场景及科创小菜园,孩子们在分工协作中体会 “协同共生” 的力量。从汗流浃背的菜园除草浇水,到满心欢喜的蔬菜采摘,孩子们暂别课本里的文字图画,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中真切感悟劳动的价值,用双手和汗水书写独特的成长篇章。
假期前,学校与家长签订《2025 年学生暑假成长家校契约》,引导学生自律管理,实现全面发展。运动成为暑期最亮眼的注脚,没有课堂时间约束后,同学们的运动选择更显自主与多元。小区空地上,自行车队的铃铛声里藏着竞速的雀跃;羽毛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交织着扣杀与轻吊的较量;乒乓球台前球拍挥摆,旋转球与快攻的博弈映着专注的眼神;家里的门框单杠上,引体向上从吃力到轻松的突破藏着坚持;客厅地板上,跳绳的节奏、平板支撑的呼吸、俯卧撑的起落,组成居家锻炼的日常旋律;清晨或傍晚的步道上,慢跑的身影伴着晨光晚风,从 1 公里到 3 公里的距离里,脚步越迈越稳。这些融入生活的运动没有刻意仪式,却在共同体伙伴的点滴坚持中,让体能与坚韧一同生长。
在洒满阳光的社区阅览室或温馨的家庭书房,“同看书” 活动打破传统阅读边界。小伙伴们共读一本科普绘本、一本名著,共同探讨书中的人生哲理,让知识在交流中流动,让思维在碰撞中创新。同时,共同体成员围坐一起 “同观影”,精选《心灵奇旅》《机器人总动员》等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意义的影片,在光影中感受生命的意义、科技的温度。正如 “创生教育” 所倡导的 “教育是成全生命美好的过程”,同阅读同观影不仅培养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更让每个参与者在倾听与表达中,收获共情能力与视野的成长。
暑期研学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他们走进企业开展工业研学,了解工业生产流程和科技创新魅力;走进社区服务中心、博物馆、科技馆、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职业体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在活动中拓宽视野。
假期也是学习提升的关键时期。当窗外的太阳把地面烤得滋滋响,共同体的小伙伴们早已约好,把学习 “秘密基地” 搬到家里的客厅。大家围坐在桌前,有人对着英语阅读小卷认真作答,有人埋头刷口算题卡,当英语小卷满分通关时,击掌欢呼的瞬间满是成就感。你追我赶比着做题时,连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透着专注。做完题大家又凑到一块,捧着课外书轮流读故事,一个人念到有趣处,其他人跟着咯咯笑,书页翻动声混着笑声,热闹又温馨。这正是科创路学校共同体小组同学习的真实写照,快乐且高效。
许多共同体小组在假期中开展了丰富的手工实践活动。活动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操作技能,更在采购规划、合作分工、协作配合中学会沟通与担当。同学们在自主规划与动手实践中,既体验了劳动的充实,也感受到团队协作的力量,这份在实践中收获的成长鲜活而珍贵。
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班班主任老师发挥创意,开展了 “编程课堂”“我们一起包水饺”“小球过纸杯” 等独特有趣的活动,彰显共同体特色与活力。
学校积极响应高新区组织的校际 “学生成长共同体” 互学互鉴活动,作为第四小组成员,在活动中展现出鲜明的资源整合与课程开发特色。学校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假期期间联合云湖社区创新推出暑期公益课堂 “山大学长课程”。该活动由云湖社区主办,借助大学生志愿者资源,面向学生设计一系列科学探究类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与实践能力,也帮助家长解决了学生居家无人看管的问题。在互学互鉴活动中,学校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未来需在导师指导精准化、安全保障精细化、家长参与深度化三方面重点发力,以巩固优势、补足短板,持续提升共同体育人实效。
学校建立周反馈机制,每周六各班班主任教师简要汇总本周本班学生成长共同体活动开展情况。学校领导及学生发展中心每周汇总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指导建议,并在教师群分享优秀做法。同时,学校充分利用班级群、学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进行活动动态播报、成果展示、经验分享和安全提醒,保持信息畅通,营造积极氛围。假期前半程,全校超过 75% 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共同体活动中,梦想同 “萌” 计划活动有序推进,社区、家长反响积极。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问题解决、实践创新、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展现出显著进步。
进入8月,济南高新区科创路学校的 “三引导” 学生成长共同体活动将持续以 “共成长” 为主线,在前期实践基础上深化家校社协同。孩子们将在共同体中延续协作探索的热情,走进更多社区实践场景,在职业体验、公益服务中深化公民素养;家校联动的 “成长加油站” 也将聚焦暑期后半程需求,通过主题读书会、技能分享会等形式,让共同体的温暖联结更紧密。这段盛夏里的成长同行,会在 8 月的时光里继续扎根实践 —— 从课堂延伸到社区,从个体进步到群体共鸣,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每一步延伸,都在为孩子们的假期画上更丰盈的注脚,让 “携手成长” 的印记深深镌刻在这个夏天里。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