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从《江苏教育报》头版,到《上海教育》推介,南通校园足球“破圈”!

:2025年09月19日 南通教育
分享到:

南通市体教融合校园足球发展迅速,特色学校与精英梯队建设完善,升学 CHANNEL保障学训兼顾,培养高素质人才,城市足球氛围浓厚。

近日

江苏教育报头版头条、

上海第一教育专业圈

(《上海教育》杂志官方订阅号)

聚焦我市校园足球

一起来看

南通市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以校园足球带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绿茵场上踢出成长“加速度”

当“苏超”比赛的哨声一次次响起,观众的呐喊声中,不仅有对南通队“十战十捷”的叫好欢呼,更藏着一座城市20余年深耕校园足球的厚重积淀。从紫琅一小绿茵场上带球冲刺的“小狼崽”,到南通二中女足捧起“省长杯”冠军奖杯的青春身影;从“学霸天团”唱响《歌唱祖国》的震撼开场,到珂缔缘俱乐部走出的“国字号”球员,南通校园足球以“体教融合”为笔,在江海大地上书写着“小足球撬动大教育”的生动答卷。

从“满天星”到“梯队网”,

铺就成长快车道

“注意跑位!保持间距!”每天下午,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的足球场上,都有少体校专业教练带领“紫狼”足球队训练的身影。场边的器材室里,摆放着队员们的课本和作业本——每天训练结束后,“一小时晚辅”和“在校父母”结对教师为这些来自全市各地的小球员们答疑解惑。

这样的“学训兼顾”场景,是南通市校园足球体系化建设的缩影。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满天星”训练营、全省首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南通市早在2018年就率先构建“特色学校+满天星训练营+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县(区)+改革试验区”的普及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1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0所特色幼儿园,如同撒落的星火,通过“市队校办”串联成网,形成22支市级、48支县级精英梯队,实现足球特长生“小学—初中—高中”跨学区整建制升学。

“以前担心踢球影响学习,现在孩子上午在东方中学上文化课,下午训练,中考科目全跟上了!”球员家长王女士的安心,源于南通市打造的升学“绿色通道”。2023年,东方中学组建足球班,整体接收紫琅一小首届足球队13名队员,将课程集中安排在上午1至6节课,下午预留2个多小时训练时间。如今,该班已有6名队员入选海门珂缔缘青训序列,其余学生成绩稳居年级中上游。

体系化建设的背后,是政策与资金的双重保障。南通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成立校园足球办公室,每年统筹600万元体彩公益金用于精英梯队建设;出台《关于在全市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细则》,7名国外留学教练员、487名各级持证教练走进校园执教;“6个有”标准(课时、教练、场地、校队、联赛、经费)中的5项实行“一票否决”,杜绝“挂牌无实”现象。在2025“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上,南通斩获高中女子组冠军和高中男子组亚军、季军,在全省设区市中成绩优异;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南通二中女足、海安博文中学男足分获第五、六名,刷新江苏历史最佳战绩。

从“踢好球”到“做好人”,

擦亮育人“金名片”

“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墙壁上,这句话格外醒目。这一理念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始终如一的统筹谋划与精准施策。

早在2011年珂缔缘俱乐部初创之时,面对“免费青训+职业输出”模式下球员的就学难题,海门区教体局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率先推动俱乐部与区内中小学建立合作机制,打通球员学籍衔接通道,筑牢“学训兼顾”基础。

随着俱乐部的发展壮大,海门区进一步将其纳入地方体教融合发展整体规划,协调提供训练场地支持,联合相关部门落实专项补贴,并在全区中小学深入推进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递进的赛事体系激发校园足球活力,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为包括珂缔缘俱乐部在内的青训体系输送优质苗子。

目前,海门不仅建成江苏首批命名、南通唯一的足球特色小镇,更构建起职业足球、校园足球、社会足球统筹推进的良好格局。2024年,海门区中南新世纪学校学生俞天桢、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谢龚博分别代表中国女子二队、男子一队出战第一届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双双斩获世界冠军。如今,海门走出近300名签约球员,160余人次入选“国字号”队伍,“苏超”南通队35名核心球员均出自此地。

这种“学训并重”的模式,正是南通校园足球的育人“密码”。近3年,该市80余人次入选“国字号”集训队,40余人进入职业俱乐部,100余名球员考入“双一流”高校。2025年,南通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队员中,53人考入“双一流”高校,足球特长生本科保送率超50%,真正实现“踢球不耽误读书,读书助力踢球”。入读清华大学的吴宝文说:“足球教给我执行力,让我在学习中更高效。”他计划在大学里参加各类竞赛,让自己全面发展,未来能在机械化生产和智能管控领域有所成就,更好地反哺家乡。

从“体育特长生”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南通校园足球走出一条可借鉴的发展路径。“我们将从特色学校、精英梯队、服务保障条件等方面着力,努力打造南通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范式样本。”南通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杨立荣说。

从“班级赛”到“苏超场”,

点燃全民足球热

“快!快跑起来!”“传球!这边!”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操场上,“天健杯”足球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场上,队员们奋力拼抢;场边,学生裁判员举旗示意,“小记者团”忙着记录赛况,啦啦操队员舞动花球,每名学生都在足球运动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这场已连续举办8年的校园赛事,累计开展500余场比赛,实现了“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活动”。2024年,该校引入南通支云俱乐部12名专职教练,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设“双师足球课”,当年有3名学生入选市级梯队。

在南通,校园足球赛事从来不是“少数人的游戏”。从“校内全员赛—区域选拔赛—市级精英赛—特色品牌赛”的四级机制,到覆盖85%中小学的“班级、校际、区县、市级、精英”五大联赛体系,14年来,南通市累计举办赛事超6万场,带动30万人次参与其中。

赛事的热度溢出校园,成为连接城市与市民的纽带。7月19日“苏超”南通队对阵盐城队比赛前,198名南通籍学子组成“学霸天团”唱响《歌唱祖国》。其中,既有刚录取的新生,也有已就读的在校生。“能以准大学生身份为家乡球队助威,我特别自豪!”南京大学新生石伟泽说,现场两万名球迷挥舞手机灯光的画面,让他真切感受到“足球+教育”的城市温度。

“出圈”的开幕式创意,源自南通籍学子的自发提议。“从召集人员到排练仅用两周,学生们顶着35摄氏度的高温训练,没有一个人叫苦。”江苏省如皋中学校长季小军回忆道。

赛事带来的不仅是热情,更是城市活力的迸发。据统计,南通设立“苏超”“第二观赛点”以来,每场观众超20万人,线上观众超2000万人。8月31日南通队主场比赛日,全市接待游客78.1万人次,旅游消费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1%、41.5%。“我们专门来南通看球、吃早茶。”一名宁波游客说,她计划带孩子参加南通研学活动,感受“体育+教育”的城市魅力。

校园足球更成为城市人才引流的“磁石”。今年7月,“万名学子南通行”活动启动,该市在“苏超”赛场周边设置“流动招聘点”,吸引众多高校毕业生现场签约。“我是来看球的,没想到遇到了工作机会。”老家在无锡的“00后”小张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她在招聘会现场向两家心仪企业投递了简历,“看球、求职两不误,真是意外的收获”。

如今,南通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61平方米,建成150余个体育公园、4000余片健身球场、4500多公里健身步道,“体育之乡”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从紫琅一小的“小狼崽”到苏超赛场上的职业球员,从校园里的班级联赛到万人空巷的城市狂欢,南通校园足球不仅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更成为城市精神的“代言人”。

“‘苏超’赛场上的胜利只是开始,我们要让足球真正融入教育血脉。”南通市教育局局长孙剑波说。当夕阳洒在南通二中的足球场上,女足队员们仍在加练射门——那些奔跑的身影,正是南通校园足球未来的模样,也是这座城市动人的发展图景。(记者:陈瑞昌、王艳芳;通讯:陈新荣)

来源:办公室、江苏教育报

编辑:盛呈燕、单学艺

校对:柏静

审核:陈新荣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近日 江苏 教育 头版头条 上海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从《江苏教育报》头版,到《上海教育》推介,南通校园足球“破圈”!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