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物流基地数字化调度,中欧班列2024年发911列
站在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的大屏前,远在4000多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无水港的实时画面一览无遗。9月2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采访团走进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中欧班列从连云港出发,2024年6条中欧班列的到发总量已达到911列。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连云港发挥着海陆交汇枢纽的作用。2013年9月,在中哈两国元首的见证下,连云港市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公司签署共建中哈(连云港)国际物流合作基地协议。2014年5月19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正式启用。现已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喀什、满洲里5个过境口岸,开通中亚五国、中吉乌、中土、中俄、中欧、中蒙6条国际班列线路。
成飞是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生产操作部副经理,2014年,当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落成后,时年25岁的他也成了其中的一员,10余年来见证着这里的发展。“刚开始这里只是一个小场站,国际班列铁路通行后可以做到‘零公里’起步,直通中亚国家。没有数字化管理之前,集装箱都是无序地摆放在场站上,装车的时候得要人工装箱、核对。当时一个月发4列,每列车装车都要20多个小时。安了智能场站系统之后,所有的集装箱就像有了身份证,集装箱的位置、箱号一查就知道,并且工作人员在调度中心就能操控,现在装一列车只需要100分钟左右,效率大大提升。”
此外,国际班列基本实现“重去重回”。“现在运送的货物种类非常丰富,汽车配件、二手车、木地板、瓷砖、日用品等往西走,从哈萨克斯坦回来的时候运来了小麦、铬铁合金等等,集装箱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了。”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是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这条国际物流大动脉上的首个实体平台,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能为‘一带一路’做些事情,内心很激动。”成飞说,十余年间,他和同事们与基地共同成长,期待今后为“一带一路”做出更多的贡献。
少年志编辑 刘梦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