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是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其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学院提供东吴特聘教授、优秀青年学者等岗位,待遇优厚,包括科研经费和人才经费支持。
一、苏州大学概况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
●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东吴大学创办的政治学科(东吴政治学),1950年开设了马列政治理论课程,之后历经了政治专修科、马列主义教研室、政教系、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部等发展阶段,2011年3月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苏州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6月江苏省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宣传部与苏州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2018年、2020年、2022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基地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8),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第三期建设项目。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后备人才专项计划培养单位(2018)。学院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三、学科背景
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国防与军事教育等专业背景,毕业于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
四、岗位信息
(一)东吴特聘教授
01、特聘教授(领军人才)
●基本条件
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领军人才学术水平;或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教育领域享有较高声望,已达到国家级教学名师水平。具备带领所在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冲击国际一流的学术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原则上是中共党员。
02、特聘教授(拔尖人才)
●基本条件
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青年人才学术水平;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领军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支撑所在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冲击国际一流的学术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2周岁,原则上是中共党员。
03、特聘教授(精英人才)
●基本条件
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协助所在领域提升国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原则上是中共党员。
(二)优秀青年学者
●基本条件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学术研究成果突出,有成为拔尖人才的潜力。一般应具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科研或教学业绩特别突出者,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可不作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三)补充性师资
01、教授
●基本条件
一般应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工作经历,取得同行认可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如高水平论文、专著、科研项目等,具备成为本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02、副教授
●基本条件
一般应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工作经历,取得同行认可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如高水平论文、专著、科研项目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03、讲师
●基本条件
毕业于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备突出科研能力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五、具体待遇及其他支持政策
01、具体待遇
●高层次人才具体待遇可采用“一事一议”方式;
●补充性师资参照苏州大学相关规定享受工资福利等待遇。
02、人才项目支持
●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入选的双创团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300-8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博士,两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19.2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
●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特聘教授”,如入选,聘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岗位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提供50万元的科研经费。
●苏州市“乐居工程”,入选者可享受“乐居租房贴”“乐居助力贷”。其中,可享受800-8000元/月的“乐居租房贴”;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乐居助力贷”不受缴存时间限制,按缴存基数计算可贷额度,贷款额度可放宽至最高限额的4倍。
●苏州市“优秀人才贡献奖励”,贡献奖励标准不超过个人上年度年收入所形成的地方财力,且不超过其在苏购买或租赁汽车、自住住房、办公用房、参加专业领域培训及兴办企业等支出的总额。奖励总额历年累计不超过100万元/人。
●备注:地方补贴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报名邮箱:liuyuan@suda.edu.cn,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联系电话:0512-65883542
联系人:刘老师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