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取消引发争议,家长担忧成绩不公,学生反映考试压力与排名问题,呼吁合理评价学生学习。
最近网上有个帖子特别火,就一句话:“学校被举报了不用月考了🤣🤣🤣”,后面跟着两百多条评论,吵翻了天。
有学生开心地放烟花:“太爽了!!!”
也有家长急得直拍大腿:“不考试怎么知道孩子学得怎么样?”
还有人在那出主意:“有本事把中考高考也举报了啊!”
月考这事,到底该不该?
说实话,月考就像学生时代的“天气预报”。明天要下雨,今天看看天气预报,好歹能带把伞。突然告诉你今后没天气预报了,那每天出门真得靠猜——要么被淋成落汤鸡,要么大晴天背着伞累得慌。
我邻居家读初二的孩子就说:“其实偶尔考一下也挺好,至少知道老师这一个月讲的东西,我消化了多少。”他妈妈在旁边补充:“是啊,现在突然不考了,我心里反而没底。等到期中期末考砸了,那才叫真的晚了。”
那为什么还有人要举报月考呢?
评论区里有个高赞回答可能说出了部分真相:“举报的,多半是孩子成绩不太理想的家长。”
这很好理解——谁愿意每次都看到自家孩子排在后面呢?有个网友说话很直接:“这不就是自己学不好,也不想让别人学好嘛?”话虽然难听,但确实反映了一部分人的心态:既然游戏玩不好,干脆把游戏机砸了,大家都别玩。
但更深一层看,大家反感的真的只是考试本身吗?恐怕不是。
有个初中生的留言很实在:“我们不是怕考试,是怕考完试之后的事——排名被公开贴在教室里,回家还要被爸妈唠叨整个周末。”另一个学生补充:“还有老师按成绩排座位,后排的同学好像就被放弃了似的。”
你看,大家反感的不是测量尺子本身,而是这把尺子变成了打人的棍子。
现实很打脸:中考高考还在那儿等着呢
一个点赞很多的评论一针见血:“现在把月考取消了,中考能取消吗?高考能取消吗?如果不能,平时不练兵,指望大战的时候突然变成超人?”
这就像练长跑,平时从来不计时,突然让你去参加运动会,结果可想而知。很多支持月考的家长担心的就是这个:“现在倒是轻松了,可中考的时候怎么办?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有个比喻很形象:这就好比你把家里的体重秤藏起来,假装自己没胖,可体检那天终究是要站上那个秤的。
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评论区里其实已经有一些智慧的火花。
一个老师留言:“我们学校现在不叫月考了,叫‘月度学习情况检测’,不公开排名,但会告诉家长孩子在班级里的大概位置。”这样一来,该检测的检测了,该保留的面子也保留了。
还有个家长说:“我觉得可以考,但别太频繁。一个月一次挺好,考完老师重点讲讲错题,这比多做十套题还有用。”
这让我想起一个网友的精辟总结:“考试应该是体检,而不是审判。”体检是为了发现问题然后解决,审判则是为了定罪——心态完全不同,结果也自然不一样。
说到底,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筛选,那么频繁的考试和排名确实有效;但如果是为了培养人,那么我们应该找到更能激励孩子成长的方式。
就像评论区里那位理智的家长说的:“关键在于怎么考,考完了怎么做。如果考试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且老师家长能一起帮孩子解决问题,那这样的考试多多益善。如果考试只是为了排名和比较,那确实该改改了。”
其实,大部分人都明白:完全取消考试不现实,把考试变成孩子的噩梦也不应该。如何在中间找到平衡,考验的是我们所有人的智慧。
毕竟,孩子们的路还很长,我们既不能让他们在温室里经不起风雨,也不能让他们在重压下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这把尺子该怎么用,确实值得每个关心教育的人好好想想。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文章末尾留言
文章综合:小红书、南京择校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