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止校园欺凌、建设平安校园
  • 江苏自考报名-南京网络教育-教育培训--江苏教育黄页
  • 小宋通信商铺江苏移动手机套餐优惠多多
  •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PHP教程 自考 注册会计师 会计证 统统免费下

从南沙守礁人到北大毕业生,蒋昌焱:大山给了我走向远方的动力

:2025年07月03日 新京报
分享到:

来到北大求学,蒋昌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出发的地方。

“翻开校园导览图,标志性建筑、主干道路和功能分区一目了然。我们所处的空间在其中一一呈现,而真正的燕园不止于此,更多充满生活意义的角落往往隐入其间。”7月2日上午,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四千余名本科毕业生面前,政府管理学院的2025届本科毕业生蒋昌焱细数着校园的风景与生活,勾起同伴们对四年燕园生活的点滴回忆。

当天,来自湖北武陵山区的蒋昌焱作为毕业生代表,分享了走出大山又回馈大山的成长故事,并向新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入伍成为南沙守礁人的经历。

7月2日,在北京大学202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现场,蒋昌焱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图/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到祖国的最前线守海疆”

走路带风、说话干脆利落、表达兼具逻辑与细节,蒋昌焱短短千余字的发言背后隐隐透露出曾经的军旅生活留下的印记。

蒋昌焱从高中时就有入伍的想法,“一直对部队有向往。”蒋昌焱告诉记者,自己在大一与院系辅导员谈话时了解到大学生入伍政策,“政府管理学院也有同学去部队,我也跟他了解了情况。”最终,蒋昌焱下定决心要入伍,“这是一条让很多人非常向往的道路。”

2020年,大二蒋昌焱圆了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更多的体验。入伍后,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南沙守备部队服役。在湖北恩施长大的他得以第一次来到了南沙群岛,成了一名守礁官兵,“到祖国的最前线守海疆,确实是一段很独特的经历。”

进入南沙部队第一天,蒋昌焱就被这里每天晚点名中的宣誓环节所震撼。“晚点名来自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基本都是吹哨点名,做工作总结,然后再布置明天的工作。但南沙不一样,所有人在晚点名之前要进行宣誓,内容是新时代南沙精神。这也是部队坚持了很多年的一个惯例。”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英勇作战、艰苦创业……离开部队三年后,蒋昌焱仍然能背诵出宣誓内容。蒋昌焱曾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惯例,但当自己在南沙岛守礁17个月之后,就领悟了惯例背后的原因,“他们有那样光荣的历史,宣誓就是不断铭记、不断缅怀先辈们曾做出的贡献,也是对新时代去南沙的官兵的激励。”

纬度低,气温都在四十摄氏度以上,每日风吹日晒;距离最近的海南岛有1000多公里,海水一涨潮就会漫过礁石……在蒋昌焱看来,南沙守礁人真的是凭着毅力、忠诚,凭着对祖国的热爱才能在那么艰苦的地方一直守卫岛礁,守卫国家的领土、守卫国家的主权,“这种精神真的非常可贵。”

两年部队岁月倏忽而过,但在部队度过的每一个日夜、汲取的每一份精神能量都融入蒋昌焱的信念里,指引着他在择业乃至未来人生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抉择和成长中,把国家需求、时代需求纳入考量。

从走出大山到回馈大山

部队生活之外,来自大山的蒋昌焱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大山。

蒋昌焱来自湖北省恩施市,从小爸爸就会给他讲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希望儿子有朝一日能够走出武陵山区,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其实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真的能有说出‘走出大山’这四个字的机会,没想到自己能走得这么远,这恰恰就是大山给我的一种动力。”

蒋昌焱的家乡位于西部大开发的分支地带,他于2019年成功考入北大,家乡则是在2020年才宣布全部脱贫成功,“我之前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改变家庭的命运、改变个人的命运,这之后就是要改变家乡的命运。它的贫穷和落后激励着我不能沉湎于现状,我必须改变现状。”

来到北大求学,蒋昌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出发的地方。

两年前,蒋昌焱在参加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时与一个来自云南山区的孩子建立了书信联系,“在信里,他问我北京的楼有多高、有多宽?他还问我北大在哪里?他可以来看看吗?”

蒋昌焱把这跨越千里的对话总结为“一个来自山里的孩子结识了另一个还在山里的孩子”,“我的初心就是想告诉他,世界不只是手机屏幕里所展现的一切,想告诉他更多大山之外的世界。”

与此同时,蒋昌焱也对走出大山有了更多的感悟,“真正的走出大山不是地理上的远离,而是心理上的回归。我们常常埋头赶路,却很少回头看看,最珍贵的成长不是变成另一个人,而是带着过去的自己走向更远的地方。”

努力找到自己适合的那一块小天地

“天下为公,报国为怀。”每一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来自政府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们都会大声喊出这句话。今年嘹亮的院系口号中,也有蒋昌焱的声音。

“刚进北大的时候听到这句话非常受触动,这句话就是在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在北大读书、在政府管理学院读书,毕业之后要为国家服务。”初入燕园,蒋昌焱曾因学习内容偏政治学理论而感到困难,但进入更细化的城市管理专业之后,学习变得生动了起来。

蒋昌焱回忆,自己曾在专业课上与同学合作完成一篇课程论文,研究智能公交车对车流快慢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交通模拟方法,需要编写代码,在这个软件上同时开通几百甚至几千辆车输入数据,虽然早有心理预期,但难度依然远超想象。”蒋昌焱从图书馆找来书籍学习,一点点操作,成功之后的快乐至今依旧无比清晰。“北大提供的广阔温暖的学术空间、包容勇敢试错的环境,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无论在哪个专业,你总能找到热爱点和发光点,就好比我最开始在政府管理学院觉得理论太抽象、学不懂,但是后来真正进入城市管理专业之后,我发现也有务实之处,有值得我去付出、去学习的地方。”在蒋昌焱看来,对于所学专业要敢于寻找、敢于尝试,甚至大胆试错,“在北大,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们也会给予同样的期许、包容和保护,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把握时光,只要足够努力,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那一块小天地。”

站在大学本科生活的结尾和硕士研究生活的起点,蒋昌焱希望,未来能在工作岗位中真正实践“天下为公,报国为怀”。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翻开 校园 导览 标志性 建筑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从南沙守礁人到北大毕业生,蒋昌焱:大山给了我走向远方的动力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