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变成“攻坚季”,潍坊学院一个暑假收获多多

:2025年09月05日 壹点探校
分享到:

潍坊学院暑假开展教学、科研、服务提升,师生参与竞赛获佳绩,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宿舍改造改善环境,取得显著成果。

盛夏的鸢都,暑气蒸腾,潍坊学院校园却未因假期进入沉寂。从实验室里昼夜不熄的灯光到实训场上挥汗如雨的身影,从公寓改造现场忙碌的施工声到跨文化交流中热烈的讨论声,全校各单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将暑假变成了“实干季”“攻坚季”“服务季”。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潍院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成果,在炽夏的时光里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教学深耕:学生暑假屡获大奖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定盘星”,育人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今年暑假,潍坊学院聚焦夯实教育教学根基,着力提升育人质量,从师范生技能锤炼、学科竞赛集训到师资队伍赋能,打出一套“教学提质组合拳”,让育人实效看得见、摸得着。

“这样高难度、高强度的备赛过程,全程都浸透着汗水。”七月中旬,学校文史学院的教师技能实训室里,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冯娜对着黑板擦了又写,粉笔灰沾在汗湿的衣服上。这个暑假,她和同班同学牟凡一起备战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经常忙碌到凌晨,试讲、点评、修改,再试讲、再点评,一遍又一遍。牟凡脸上带着点云淡风轻的笑意,话里却藏着不为人知的较真说:“初中语文教材被我翻得卷了边,一遍又一遍录制讲课视频,调整语气、手势,只为把教学设计中的情感与巧思更精准地传递出来”。

“作为指导教师,陪伴学生备赛的时光是难忘的,也是教学相长的珍贵旅程。从帮助学生修改讲稿,到逐字打磨教学语言,每个细节都凝聚着我们共同的努力。”文史学院教师尹海燕感慨道,有时学生会因为反复修改达不到预想效果而过度焦虑,老师们会和他们一起反复回看录课视频,讨论如何优化,如何设计精确的过渡语言,鼓励她们。

这样的备赛场景并非个例,参赛学生对教学细节的反复打磨、教师对专业指导的倾囊投入,正是学校深耕师范生培养、以赛促练提升实践能力的生动缩影。在本届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中,学校参赛团队交出了亮眼答卷,学生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3项,10名教师获评优秀辅导教师,学校获团体铜奖,将育人成果清晰呈现在赛事成绩单上。

学科竞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这个假期,物电学院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凭借“基于二维材料的新型光电传感器”设计方案,斩获二等奖;机械与自动化学院组建多支竞赛集训队,留校备战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金相技能、智能汽车等赛事,队员们不惧炎热每天在实训中心练习绘图、调试设备,教练团队全程指导;计算机工程学院晋级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国赛的7名学生,也利用暑期进行集中训练,针对算法设计、程序优化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突破。

对于即将在10月份举办的山东省第七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美术学院师生也早早开启了暑期集训。“本届赛事对选手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更高,我们从2022级、2023级180名学生中,经过层层筛选出50名推荐选手作为备赛梯队。”学校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杨德永说。参赛师生围绕微课设计、书法创作、设计基础等比赛项目,开展了“理论+实践”“个人+团队”的多元化训练。

学校还将教师研修课堂搬到了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通过专题报告、现场教学、集体备课、实践研修“四位一体”的专题研修,让学校思政教师在红色沃土中汲取育人力量,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思政“铁军”。学校辅导员队伍作为“育人主力军”,也在暑期实现“能力跃升”,新入职辅导员通过40学时定制化培训快速适应岗位;50名骨干辅导员赴日照开展专题培训;多位辅导员参加各类省级研修班,为育人工作注入新活力。

科研攻坚:实验室里暑期格外“热”

科研工作没有“暑期模式”,学校各科研团队利用假期时间坚守科研一线,在实验室攻坚克难,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走进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实验室,青年博士教师邱潇乐带领的二维材料光电调控及新物性研究创新团队的科研节奏比盛夏的气温更“火热”。从材料制备的参数调试到性能测试的数据分析,哪怕仪器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微小信号波动,都不肯轻易放过。空调的嗡鸣声伴着思维碰撞,不同想法在静谧中激荡,只为在微观世界里书写探索故事。邱潇乐说:“基础研究的每一步,都藏着未来的可能。”

计算机工程学院青年博士教师秦琦冰带领多媒体内容分析与检索创新团队,聚焦“域适应哈希学习”前沿方向开展深入探索,每周组织1次专题会议交流研究进展、解决技术难题,成功向AAAI2026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会议提交7篇学术论文。同时,学院积极推进科研平台申报工作,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学院研究特色,完成省级平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及潍坊市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材料撰写与提交。

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将“实验室”建到了企业车间,与山东国邦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完成山东省动物保健品绿色合成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同时,学院积极准备与喀什大学共建新疆荒漠微生态治理重点实验室的答辩工作。暑假期间,学院发表学术论文10篇,达成4项应用成果转化,横向科研经费到账200万元,不仅助力学院年度目标任务达成,更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产业发展。

服务提质:学生宿舍一个暑假换新颜

“师生满意”是学校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从学子精准关怀到校园环境优化,把“暖心服务”做到师生心坎上,让假期的校园既有“实干的热度”,更有“家的温度”。

学校启动学生居住条件提质工程,实施公寓设施升级,推进独立卫生间改造、楼顶防水翻新、墙面粉刷焕新、阳台封装、供暖供水系统更新、直饮水管网铺设、供电线路改造及安防设施升级;完成变压器增容、公寓周边室外管网改造及路面翻新,从“里子”到“面子”全面提质。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改造过程中,学校始终锚定“育人”核心,1号、2号公寓完成全方位提质,5号、6号、11号、12号公寓重点建成“学业加油站”,配套明亮自习区与温馨导师咨询室,学生功能室、自习室通过空调系统优化实现“清凉升级”,让育人阵地从“生活休憩空间”延伸为“成长赋能营地”。

弘德社区全新一站式服务社区的建成投用,集成思想引领、生活服务、心理咨询、就业创业指导、学业帮扶等多元功能,为学生搭建“不出社区能办事、随时随处可成长”的多元空间,让“暖心服务”与“育人实效”同频共振。

学生的事,老师时刻挂心。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暑期持续发力,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精准推送招聘信息;资助育人中心24小时热线及时响应,为学生与家长答疑解惑,累计受理咨询50余人次。结合国内防汛形势,学校开启临时困难补助通道,做好受灾学生摸排工作,传递潍院温情。

当秋风拂过鸢都的天空,学校的暑期工作也画上了圆满句号。这个夏天,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教学一线,师生用“磨硬功”的坚持筑牢育人根基;科研战场,团队用“啃硬骨头”的执着突破创新瓶颈;服务前沿,工作人员用“暖人心”的行动守护师生幸福。新学期伊始,潍院人将带着暑期耕耘的收获,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继续奔跑,奋力开创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稿件来源:潍坊学院 文/聂佳颖 陈欣彤)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盛夏 暑气 蒸腾 潍坊 学院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暑期变成“攻坚季”,潍坊学院一个暑假收获多多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