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中国教科院还成立了教育强国指数研究中心、教育公平研究中心和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三个非建制性研究中心。
10月31日上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会。记者从会上获悉,3名名誉委员、29名委员组成中国教科院新一届的“智囊团”,与此同时,中国教科院还成立了三个研究中心。

10月31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会上宣读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组建工作报告,并宣读了关于聘任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决定,标志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正式组建。
据悉,新一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聘任名誉委员3人,委员29人,其中院外委员10人,院内委员19人。
记者了解到,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称号获得者于漪,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顾明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三人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名誉委员。

顾明远作为学术委员会代表发言。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其中,顾明远是中国教科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十多年来始终与中国教科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当天,顾明远作为学术委员会代表发言。他表示,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特别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杰出人才,让社会更具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驱动力和国际影响力。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不仅要做好自身的科研,更应当组织全国教师、全国科研工作者,广泛开展教育研究。
当天,中国教科院还成立了教育强国指数研究中心、教育公平研究中心和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三个非建制性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三个研究中心。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其中,教育强国指数研究中心聚焦教育强国监测与评价,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和指标体系构建,科学测算全球教育发展进程,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持续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教育公平研究中心以新时代教育思想为引领,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创教育公平研究的新范式,积极探索教育公平机制改革,致力于建成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教育公平研究中心。
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以构建标准化、可推广的科学教育实践点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课程整合,推动科学教育与创新与场景化应用,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标杆。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最热文章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