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中,同学们每学年要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几十场,11月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将是一场大考了,一般来说,对于学生期中考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初一学生
初一期中考试是新的年级,新的学期第一次重要考试,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
对初二学生而言这次考试,是初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检验。
初三学生
期中对于初三同学而言,是建立自信心的好时机。成绩优异可增强信心
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会将初一到初三的知识综合起来考查,若同学在此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能确认自己的学习方法适配初三节奏,明白之前的努力有回报,从而建立稳定的学习自信。这种信心能让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后续学习,形成 “努力有回报” 的正循环,为应对下学期更紧张的复习乃至中考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及时查漏补缺能重树信心
若考试成绩不理想,也并非坏事。通过期中考试,同学可全面暴露知识漏洞,如数学的一元二次方程没学好导致二次函数题出错等。若能及时分析原因,针对性地查漏补缺,随着知识漏洞被填补,学习效果会逐渐提升,进而明白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是没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避免自我否定,重新树立信心。明确学习方向有助于提升信心
期中考试能帮同学 “看清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 “该抓基础还是攻中档题”。比如,成绩在及格线徘徊说明基础薄弱,后续重点刷基础题可稳步提升成绩;成绩中等则意味着中档题有欠缺,专注学习解题方法能取得进步;成绩拔尖则可适当挑战难题。当同学明确学习方向,学习更具针对性,随着成绩逐步提高,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既然期中考试如此重要,那么同学们该如何备考呢?
无目标的努力,犹如在黑暗中远征,同学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明确在期中考试前要达到的各项复习目标,然后各个击破。
第一
阶段
复习重点:重温课本
俗语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许多同学好高骛远,课本里的知识还没有掌握熟练就开始各种刷题,挑一些“硬骨头”啃,却往往收效甚微。因为课本里的知识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无论考题怎么出,都不会超出课本的范畴,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抓好第一阶段的复习。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建议采取“反复温习法”,每复习一章后,及时回顾之前复习的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以及暂时想不明白的问题要做标记,以便查阅。同时还要辅以试题测试,来检验掌握情况。
第二
阶段
复习重点:知识点
在这一阶段复习中,侧重点为辅导资料。通过大量的做题来检测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回归课本寻找错误的原因,并进行总结,保证熟记于心,不会再期中考试中犯类似的错误。
第三
阶段
复习重点:做题速度
在本阶段里,要逐步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避免在期中考试中出现“会做但没时间”令人遗憾的局面,但是也不能搞题海战术,还是应该以课本为基础,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再次复习课本内的各个知识点及连贯性。到了第三阶段,很多同学坚持不下去了,千里之行,岂能功亏一篑?所以一定要保持对复习的激情,建立对考试的信心。
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这三个阶段想要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妨以此来设定自己有针对性的复习目标,抓住仅剩的时间,全力备战期中考!
文章来源:陈颖语文、家长微言
新浪微博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