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研究生深山支教见闻:教师宿舍漏雨没床,学生上学翻四座大山

:2019年09月08日 中国人的一天 企鹅号
分享到:

我刚开始支教时,班上就有这样的一对姐弟。每天清晨不到6点钟,姐姐李梅和弟弟李鋆就要背上书包去上学。之所以出发的这么早,是因为他们要翻过4座山梁。每天在路上,姐弟俩就要耗费4个小时。“储老师,你...

我刚开始支教时,班上就有这样的一对姐弟。每天清晨不到6点钟,姐姐李梅和弟弟李鋆就要背上书包去上学。之所以出发的这么早,是因为他们要翻过4座山梁。每天在路上,姐弟俩就要耗费4个小时。

“储老师,你能别走吗?你就是我的妈妈!”为了一句“会回来”的承诺,我第三次来到了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小学里。

我叫储玮玮,在家人眼中是一个正在上研究生二年级的女孩。但是在这些留守孩子的眼里,我就是她们的“妈妈”。

自述/储玮玮 整理/ 陈虫儿

出品/腾讯新闻

去往马龙潭完全小学,途径金沙江。

8月30日早上4:21,我到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经过数小时的飞行抵达云南丽江。这里距离此行的目的地——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蝉战河乡马龙潭完全小学只有190公里,可是盘旋崎岖的山路无限的拉长了这段距离。

乘车一路颠簸,我们一行人花了6个多小时,翻过山梁,行驶在“之”字形的山间村路,穿过茂密清幽的原始松林,直到一座白墙灰屋顶的村落跃入眼帘,这才抵达此行的目的地——马龙潭完全小学。

蝉战河乡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东南部,地处川滇两省三县交界,四面环山,最高海拔3500米。虽然行政区划上属于云南省丽江市,但是平日里不少人也会选择到相邻的四川办事、就医。

至于马龙潭完全小学,从学前班到五年级,共有六个年级90余名学生。

在我来之前,马龙潭完小一共有包括学前班在内的6个年级,但却只有3位老师,根本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从小和爷爷奶奶长大。为了生计,父母都出去打工,甚至2、3年不回来一趟。

早在读本科时,我就看过山村小学的相关资料,那些山里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进大山,就成了我大学期间的愿望。

2018年3月,我通过了研究生考试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就按照网上的联系方式,报名“滇西北支教团”。通过支教团的相关培训以及考试后,我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并决定在那里待一个学期。

由于学校里的孩子大多和爷爷奶奶长大,从小讲的是彝语。不少孩子虽然上了小学,可是仍然不太会说普通话。

我原本到学校,是准备教授孩子们普通话的。可是老师太少,于是在教普通话的同时,我也担任起了4年级语文的教学工作。我到学校时,已经开学1个多月了。可我发现孩子们只学了第一单元,进度差太多了。

由于马龙潭完小四面环山,不少孩子上学都需要走很远的山路。为了不迟到,冬天里不少孩子天不亮就要出发,才能在8点钟赶到教室。很多孩子雨季翻山上学后,满身泥泞。

我刚开始支教时,班上就有这样的一对姐弟。每天清晨不到6点钟,姐姐李梅和弟弟李鋆就要背上书包去上学。之所以出发的这么早,是因为他们要翻过4座山梁。每天在路上,姐弟俩就要耗费4个小时。

晴天还好,最头疼的是下雨天。本就崎岖难行、遍布乱石的山路会变得更加湿滑,姐弟俩会提前半个小时出门,以免迟到。冬天的时候,姐弟俩出门时往往天还没亮,手上拿的手电筒,就成了他们最好的伴儿。

今年9月7日,我在宁蒗县城关二小见到了李梅和李鋆姐弟。她们父母在广州打工,因为奶奶要给小叔家带孩子,姐弟俩生活上无人看护,她们跟随奶奶搬进了县城的小叔家。姐姐李梅看到我特别激动,但又害羞得说不出话来。

大山里的孩子淳朴真实,和他们在一起我收获了最大的快乐。课间,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大山中孩子们可玩的东西很少,几个石子、一条皮筋就能伴随整个童年。

左为2018年4月,本地老师自制的篮球架。右为2018年6月,支教老师袁老师捐赠的新篮球架。

2018年,我刚到马龙潭完全小学时,学校里还只有一个破旧的篮球架。但是几个月之后,支教老师袁老师捐赠的新篮球架。这里新建的教学楼也很漂亮,但支教老师的生活条件依然很差。

这里的宿舍在雨季会不停地漏雨,我们只能拿盆去接雨水。我的住处也没有床,只能把体育课用到的垫子铺在地上当床铺。

六一活动前,很多支教老师进山与孩子们联欢,更是找不到睡觉的地方。无奈之下,我们只能用垫子在教室里拼了一张大通铺。由于山里昆虫很多,一位支教的女老师怕的睡不着,只得抱着被子坐了一夜。

2018年5月21日,支教老师们巡校期间,经过大拉坝小学,校长找到的食材,给老师们做了顿菜粥。偶尔当地老师也会杀鸡给支教老师“解解馋”。

因为交通不便,我们只能每周购买一次蔬菜拉到山上。村子里没有超市,更不要说购买水果了。

与城里孩子的白净不同,这里的孩子往往肤色较黑。除了因为山里太阳更足,孩子们的卫生习惯也确实较差。毕竟这里近10年才逐渐通路。

刚开始支教时,我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洗澡。学校里没有洗澡间,冬天时连引山泉水的水管都会被冻住。我们几位老师只能轮流用水壶烧水,在房间里凑活着擦一擦。

正在建设中的洗澡间

2018年,支教团筹资给许多山里的小学建立了太阳能洗澡间,这才解决了这个大难题。盼了一个学期也没实现的愿望,第二次支教时就实现了,可是把我高兴坏了。

建立洗澡间,除了解决老师们的洗澡问题,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快,在贴满了卡通图案的洗澡间里用热水洗澡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事儿。

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和孩子们的感情还是很深。每当有长期支教老师离开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把老师团团围住,在哭声中送别。

9月1日,滇西北支教团第77期支教活动正式开始,7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教老师经过严格的招录与培训后,相聚在滇西北支教团云南丽江办公室。其中30名长期支教老师将开始为期至少一学年的支教生活。

我(后排右一)作为本期的培训官亦随队上山,开启我的新学期。

像储玮玮一样,支教老师多半为正在上大学或着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怀揣着支教梦想走进大山,与留守儿童朝夕相伴,她们不仅是老师,更像孩子们的妈妈。新学期,小凉山需要更多的英语、音体美素质课老师。

点击“滇西北支教项目”为年轻的支教老师们募集生活补贴,每捐赠13元就能增加一名支教老师一整天的课程。改善支教老师的支教环境,让她们安心在大山里拥抱自己的青春,让更多的留守儿童拥有“妈妈”的陪伴,露出笑脸。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刚开始 支教 班上 就有 这样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美女研究生深山支教见闻:教师宿舍漏雨没床,学生上学翻四座大山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