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各12位学生运动员,共24位学生运动员参赛,总比赛场数30场。
1971年,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在太平洋西岸弹起,承载着中美关系进入新时代的希望。小球转动大球,中美乒乓为媒。在中美建交45周年之际,中美青年乒乓球交流活动于1月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
中美青年乒乓球交流活动友谊比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全球事务副教务长斯蒂芬•马尔(Stephen Mull)、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谦、美国驻华使馆代办米德伟(David Meale)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乒乓球世界冠军、1971年乒乓外交亲历者梁戈亮出席开幕式。
王宏伟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0多年来,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青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中美高校之间的交流将激励更多两国青年加强沟通合作。清华大学当前正深入推进实施2030全球战略和2030创新行动计划,希望与包括弗吉尼亚大学在内的海外高校保持良好合作,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斯蒂芬•马尔致辞表示,此次弗吉尼亚大学代表团来到清华大学,希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建立双方持续的友谊。未来,希望通过举办更多的中美学生交流活动,促进更多美国学生来到中国、感受中国。
张谦表示,中美青年乒乓球交流活动的举行,是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两国关系的未来在青年,希望通过青年交流为两国合作交流架起更多桥梁,谱写新的篇章。米德伟在致辞中指出,中美青年之间的交流是中美民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此次活动能够推动中美人文交流迈上新台阶。
清华大学学生代表于宏博和弗吉尼亚大学学生代表吕洁结合自身学习与生活经历分享了对本次活动的期待与祝愿。于宏博表示,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与来自美国的同龄人共同切磋技术、探讨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吕洁表示,中国人常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次非常有幸有机会来到中国,参与此次交流。
开幕式后,中美学生乒乓球友谊比赛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举行。中美双方各12位学生运动员,共24位学生运动员参赛,总比赛场数30场。
当天下午,中美乒乓外交图片展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开幕,5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生动展现了小球转动大球,中美乒乓为媒的友好交流史。以“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及与弗吉尼亚大学关系”和“中美跨文化交流与挑战”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分别举行。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