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公布义务教育入学政策,5月1日起可查居住地对应学校

:2025年04月27日 新京报
分享到:

值得注意的是,朝阳区教委支持符合条件的同一家庭儿童长幼随学。结合学位实际,统筹协调多孩家庭子女在同一学校、同一服务片区或相邻服务片区就近入学。

4月27日,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今年,朝阳区继续实施多校划片政策,5月1日起开通“2025年朝阳区居住地对应学校查询系统”,适龄儿童少年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可查询。

7月上旬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朝阳区分别公布了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条件,入学年龄为年满6岁(201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小学阶段,具有朝阳区户籍或具有本市户籍且实际居住地址在朝阳区,或本市外区户籍无房家庭长期在朝阳区工作、居住,符合在朝阳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截至2025年5月1日)以上的适龄儿童可通过“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中的朝阳区端口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免试就近入学。

其中,区台办认定的台胞子女、区政府侨办认定的华侨子女、国家或北京市博士后管理部门认定的在京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符合随军进京落户条件正在办理随军手续的现役军人子女、父母一方为本市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人员子女,且符合朝阳区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将按本市户籍入学儿童对待。

外省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朝阳区工作、居住,且在朝阳区接受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可申请在朝阳区进行小学登记入学。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选择“朝阳区”后,进入“小学入学服务系统”中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服务”(初中进入“初中入学服务系统”),按照系统提示采集务工就业材料,通过审核的,将导入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

初中方面,朝阳区小学毕业年级学生或已经办理回朝阳区升入初中手续的外区及外省市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均可进入朝阳区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非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朝阳区工作、居住,且具有朝阳区学籍或外省市学籍,通过朝阳区义务教育材料审核的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可申请在朝阳区进行初中登记入学。7月上旬各小学和初中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统筹协调多孩家庭长幼随学

今年,朝阳区继续实施多校划片政策,登记入学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7年6月30日之后取得的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进行统筹派位。朝阳区实行入学资格联动审核机制,区教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特别加强对过道房、地下室、车库房、空挂户的审核,凡不符合实际居住等条件的,均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区教委按就近原则,根据适龄儿童少年报名志愿(或意向)以随机派位等方式进行统筹分配入学。

值得注意的是,朝阳区教委支持符合条件的同一家庭儿童长幼随学。结合学位实际,统筹协调多孩家庭子女在同一学校、同一服务片区或相邻服务片区就近入学。

入学工作意见中强调,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各种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以培训班、校园开放日、冬夏令营等形式提前招生、选拔学生。严禁任何学校以实验班、特色班、国际部、国际课程班等名义招生。

入学方式方面,2025年,朝阳区小学入学使用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对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入学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其中,申请寄宿学校的,公办寄宿招生按照市教委要求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智力有障碍或身体有残疾的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根据适龄儿童残疾程度,为其申请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小学附设特教班或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朝阳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表同期公布。5月1日起,开通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进行入学政策宣传,开通“2025年朝阳区居住地对应学校查询系统”。5月6日至5月31日进行入学信息采集、完成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的材料审核工作。6月30日前,小学以随机派位等方式完成录取工作,7月3日,小升初进行多校划片派位。

朝阳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表同期公布。 图/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官方公众号

[我要纠错]
[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
关键词: 4月 27日 北京市 朝阳区 教委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北京朝阳区公布义务教育入学政策,5月1日起可查居住地对应学校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