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论坛”探讨大学中学衔接,让医学殿堂与中学在AI时代共振

:2025年07月03日 老徐话高招
分享到:

6月21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校区,高中学生与家长簇拥着招生老师追问专业前景,中学校长与大学教授并肩探讨课程衔接——这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届“大学节”现场的生动一幕。在“双高论坛”环节,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6月21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校区,高中学生与家长簇拥着招生老师追问专业前景,中学校长与大学教授并肩探讨课程衔接——这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届“大学节”现场的生动一幕。在“双高论坛”环节,在记者徐玉芹的支持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刘传勇、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副校长张晖与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学中心校区校长钟红军共聚一堂,就人工智能浪潮下如何打通中学与大学的育人壁垒展开深度碰撞。

双高联动,共筑育人新生态

“没有科教融合,就没有现在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刘传勇以三个关键词勾勒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发展轨迹。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建于1915年的山东省第一所官办医学高等学校——山东省立医学讲习所。2019年2月,山东省政府整合原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资源组建而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自2019年科教融合以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办学实力快速跃升。在软科2025中国大学排名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已经跃居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榜单第19位。

当被问及大学如何主动对接中学,刘传勇描绘了一幅“敞开大门”的图景:学校不仅为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学中心校区

“定制”医学研学路线,更面向全国中学开放实验室预约系统。“去年一所县城中学的百名学生走进人体科学馆后,今年报考我校医学专业人数激增五成。”这种“体验式启蒙”正成为专业选择的催化剂。

一墙之隔的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学中心校区,则将地理优势转化为育人势能。校长钟红军介绍了学校的“微型医学天地”——中医药种植园飘着艾草香,西医馆陈列着精密解剖模型,最震撼的是全国首个高中医学馆。“那天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参观的时候,当学生对着大体老师标本自觉收起手机,那种对生命的庄严感已经‘种’进心里。”

更令人惊叹的是,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学中心校区首届医学特色班50名学生中,17人主动选择医学道路的“自发转化率”。

人工智能重塑医学教育图景

论坛现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展区,新挂牌的“医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引人注目。面对记者关于DeepSeek等AI工具是否威胁医疗行业的提问,刘传勇给出专业拆解:“当前通用大模型仅具备医学常识科普能力,要成为诊断助手需‘垂直训练’——用专业数据库喂养。”他透露,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在建立医疗AI训练中心,临床专业学生将通过实操理解AI辅助诊断的边界。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中学课堂已悄然变革。

清华附中张晖副校长分享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学生用AI生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方案后,教师引导其对比人工调研结果。“当发现AI方案遗漏了婴儿家庭对噪音的敏感,学生瞬间理解人类关怀的不可替代。”这种“AI+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正在该校86门选修课中铺开。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学中心校区则把AI融入基因。钟红军展示无人机竞赛奖牌墙:“去年全国赛,山东八成一等奖花落我校。”

据介绍,早在教育部布局AI中小学教育前两年,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学中心校区就创设AI特色班,如今,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联合开发“智能影像分析”校本课程。

当被问及AI会否冲击就业,钟红军郑重说道,能传递掌心温度的永远是人类。“我们的学生既会编程,更懂共情。”

生涯规划:在探索中锚定人生坐标

面对山东家长对“稳定职业”的执着,“双高论坛”揭示出更深层育人逻辑。

清华附中张晖展示了覆盖三年的生涯教育体系:高一通过“百业讲坛”触发兴趣,高二在清华实验室进行课题验证,高三则形成个性化升学路径。“去年有位学生放弃名校光环,选择‘双非’院校王牌专业,只因大二时就确认了仿生材料研究志向。”该校专职生涯教师与清华教授组成的智库,让学生的选择不再盲目。

而在儒家文化深厚的山东,钟红军提出“接地气的精英教育”:“我们带学生参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时,周末图书馆座无虚席的场景比任何说教都管用。”这种环境熏陶催生出独特效果:西城实验中学近年考入医科类院校人数翻番,多名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选择医学。“当看到学长在手术台前挽救生命,孩子们才理解分数之上的价值。”

论坛尾声,三位校长不约而同强调教育的“反AI特质”。

刘传勇指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新增的“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专业,本质是培养驾驭AI的医工跨界人才;张晖期待学生成为“AI指令的设计者”;钟红军则用诗意的比喻收束:“AI只是思维的回音壁,当人类精神足够丰盈,回声才能震撼时代。”

肉眼可见的是,大学与中学正在携手拆除“围墙”,为每一个年轻的灵魂点亮既能触摸科技前沿、又不失人性温度的人生坐标。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齐鲁晚报 齐鲁 记者 6月 21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双高论坛”探讨大学中学衔接,让医学殿堂与中学在AI时代共振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