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助理岗搭建就业与创新之桥

:2025年09月01日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

高校设科研助理岗,短时过渡助毕业,促就业创新。

日前有媒体报道,国内一些高校尝试设立科研助理岗,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成长平台。不同于传统的长期聘用制,这类岗位多以短期、临时、过渡性形式存在,既减轻了用人单位的顾虑,也为毕业生打开了灵活的就业通道。可以说,这一探索既在现实层面纾解了就业压力,也在价值层面引导青年突破“职业路径单一化”的偏见。

在传统观念中,高校的职能多被理解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学生毕业便意味着培养关系的终结。而科研助理岗位的设立,打破了这一固有逻辑,展现出高校职能的延伸与担当。它使高校不再只是“人才生产者”,更主动转型为毕业生职业的“引导者、支持者”。

高校在科研活动中存在很多不可或缺的辅助性工作,如项目报销、材料递交、实验室维护等,却不足以单独设置正式编制。科研助理岗的设立,恰好解决了这一矛盾,既减轻了科研团队的事务性负担,又为毕业生提供了过渡性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高校通过多部门协作,在岗位开发、经费支持、职业规划等环节构建起全链条的就业支持,使就业与科研紧密衔接,把“稳就业”的当下之需与“促创新”的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实现了学生、高校与科研项目的多方共赢。

在“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高校科研助理岗位工作性质的临时性和探索性,让毕业生体会到职业道路可以多次选择、逐步拓展。其具体工作实践包括项目对接、公文处理、实验管理等,能让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多种岗位锻炼中发挥价值。通过这样的历练,高校就能帮助青年大学生逐步打破“唯考公、唯名企”的思维定式,形成更加理性、多元的择业观。

对于心怀科研热忱、渴望投身国家科技事业的毕业生来讲,科研助理岗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份工作,更创造了能够亲身实践科研工作的机会。科研助理岗在协助科研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过程中,还可以亲历科研探索与实验的过程,熟悉科研工作、流程,感受严谨的科研氛围,形成从事科研工作必备的思维方式与技能本领,这为后续无论是科研、升学还是创业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实际上,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科研助理岗位并非就业的“缓冲区”或“跳板”,而是一项可以长期坚持并从事的工作,也是学习储能的好机会。

科研助理岗加入各科研院所或机构,有效降低了部分科研项目(尤其是短期项目)的人才资源成本,缓解了短期性科研人才的招募难度,使得科研队伍也更富有弹性。开发科研助理岗以职业路径多样化为实施理念,以盘活人才资源存量为践行路径,这不仅为科研院所与高校毕业生之间搭建了“双向奔赴之桥”,还充分发挥了“稳就业”与“促创新”双重效用。

(作者:李洪修,系天津师范大学战略规划办公室副主任)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前有 媒体报道 国内 一些 高校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科研助理岗搭建就业与创新之桥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