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正面管教》后改革班级管理。学生参与制定规则,教师用“和善而坚定”态度处理问题,将错误视为学习机会,让学生自治,建立情感联结,班级氛围改善,学生责任感增强。教育是培养有爱心能力的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白应婵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山东曹县第一中学教师 赵国静
当我第三次在课堂上没收小志的漫画书时,那个平时腼腆的男孩突然站起来喊道:“你凭什么总针对我!”这句带着哭腔的控诉让我愣在原地,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方式。作为班主任,我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却发现班级纪律越来越差,师生关系也日渐紧张。直到读到《正面管教》这本书,书中“尊重与规则并行”的理念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我将书中的方法融入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那些曾经剑拔弩张的瞬间,渐渐变成了师生共同成长的温暖印记。
《正面管教》彻底改变了我对班级规则的认知。从前我习惯把 “不准迟到、不准说话、不准吃零食”等禁令贴在教室墙上,以为只要严格执行就能换来良好秩序。但书中“规则应由共同体共同制定”的观点让我恍然大悟:学生不参与制定的规则,永远只是教师的“单方面要求”。我撕掉了墙上的禁令,组织了一场“我们的班级约定”主题班会。让学生分组讨论“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自习课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再汇总成全班共同认可的《班级公约》。有个总爱迟到的男生提出“允许每周一次特殊情况迟到,但要提前报备”,这个建议被采纳后,他的迟到次数反而减少了。当学生们在公约上郑重签名时,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责任感。现在《班级公约》由学生自主监督执行,违反规则时,班干部会说:“这是我们共同约定的,要遵守哦。”这种内生的规则意识,比任何强制命令都更有力量。
“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是我从书中习得的班级管理法宝。面对违纪学生,“和善”意味着理解他们的处境,“坚定”则意味着维护规则的严肃性。班里的“问题学生”小昊总爱在自习课睡觉,以前我会直接叫醒他并当众批评,结果他要么继续趴着,要么故意捣乱。读了书中“惩罚会引发报复心理”的章节后,我换了种方式。自习课后我单独找他:“我注意到你最近总在自习课睡觉(描述事实),是不是晚上没休息好?(探寻原因)自习课睡觉会错过复习时间,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提供支持)。”小昊低着头说父母离异后他跟着奶奶住,晚上总失眠。我没有指责他,而是帮他申请了学校的心理辅导,还和他约定“如果自习课困了可以站起来清醒一下,或者让同桌帮忙提醒”。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很少再睡觉,还主动担任了班级的关灯委员。这种既尊重又不失原则的处理方式,让我明白:学生的叛逆往往是缺乏理解的信号,当我们先放下评判,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
书中“错误是学习机会”的理念,让我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处理班级问题。有次班级黑板报评比前夜,负责绘画的几个女生因意见不合吵了起来,还把画好的版面擦得乱七八糟。我赶到教室时,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和几个低着头的女生。按以往我会严厉批评她们的冲动,但那晚我只是说:“我知道大家都想把黑板报做好(理解动机),但吵架解决不了问题(指出错误),现在离评比还有三小时,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补救(聚焦解决)。”我们分工合作,我负责找素材,她们负责重新绘制,终于在截止前完成了作品。虽然最终只得了鼓励奖,但班会上我特意表扬了她们的补救精神:“虽然出了小插曲,但大家没有放弃,这种面对错误不逃避的态度,比奖状更重要。”后来班级组织活动遇到分歧时,学生们会主动说:“我们别吵架,一起想办法。”这种从错误中生长出的解决问题能力,正是教育最珍贵的成果。
正面管教中的“赋予权力”技巧,让班级管理从“教师主导”变成了“学生自治”。以前班级事务无论大小都由我决定,结果不仅自己疲惫不堪,学生也缺乏积极性。借鉴书中 “让学生参与决策”的方法,我成立了班级自治委员会,并设置了学习、纪律、文艺等部门,由学生竞选任职。最让我惊喜的是“纪律部”推出的“积分银行”制度:遵守纪律可存积分,违反规则则扣分,积分可兑换“免值日券”或“班级活动策划权”。实施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有次自习课突然停电,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纪律委员主动站起来说:“大家安静,我们可以趁这个时间预习课文,来电后检查哦。” 这种自主管理的意识,比任何外在监督都更有效。当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责任感便会自然生长。
建立情感联结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小宇刚转来时总是独来独往,作业不交,上课也从不发言。我没有强迫他融入集体,而是发现他喜欢画画后,让他负责班级的文化墙设计。当他的作品得到同学称赞时,我看到他眼中闪过的光芒。我还在班会课上开设“优点轰炸”环节,让每个学生说出同学的一个优点,当听到“小宇画的黑板报特别棒”时,他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期末考试前,他主动问我:“老师,我基础太差,能帮我再复习一下重点吗?”这个曾经封闭的孩子,终于向班级敞开了心扉。书中说:“归属感是行为的基础”,当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被需要、被认可,他们自然会主动向好。
践行正面管教的过程,也是我作为班主任不断成长的过程。我学会了控制情绪,不再因学生犯错而大发雷霆;学会了倾听,不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学会了放手,不再事事亲力亲为。现在的班级里,迟到的学生会主动在“反思角”写下原因,同学间有矛盾会找自治委员会调解,遇到困难会集体讨论解决办法。这种自主、有序、温暖的班级氛围,正是正面管教最生动的体现。
《正面管教》教会我的不仅是班级管理方法,更是一种教育信念:教育不是塑造听话的傀儡,而是培养有责任、有能力、有温度的人;班级不是教师的“统治领地”,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当我们用尊重代替命令,用引导代替惩罚,用信任代替控制,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这片沃土上绽放独特的光彩。这或许就是正面管教的真谛——在规则与爱之间,为成长找到最温柔的方向。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