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考与职教高考是我省中职学生升学的重要考试,涵盖报名对象、考试内容及报考条件。
1.什么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答: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职学考)是根据国家和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中职学生达到国家和省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制度,是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内容。
2.什么是中职职教高考?
答:中职职教高考是我省职教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中职校毕业生升学的主要渠道,中职校主要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考试模式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3.2025年中职学考的报名对象是哪些?
答:符合下列条件的中职校学生,可以申请中职学考报名:
(1)全省中等职业学校2026届学生(含现代职教体系“3+3”中职高职贯通培养项目、“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项目的中职2026届学生)。
(2)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是否参加考试,由各设区市教育局统筹安排。
(3)已参加过往年全省中职学考但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可再次报名参加考试。
(4)具有我省户籍、高中阶段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考试。
4.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的报名对象是哪些?
答:(1)符合下列条件的中职校学生,可以申请报名:
①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②省内中职校毕业,或具有我省户籍、省外中职校毕业;
③已报名参加我省中职学考。
④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申请转段升学报名的中职校学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1)中第①③④各项的要求;
②省教育厅公布的2023年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中的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应届毕业生或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应届毕业生,或省教育厅公布的2022年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中的中职与高职“4+2”(卫生类项目)分段培养应届毕业生。
5.哪些人员不能参加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报名?
答:(1)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中职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中职校一年制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其中,未成年人按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6.2025年中职学考和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答:考生报名流程为:(1)资格审核,包括接受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职教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有关中职校(报名点)的报名资格审核;(2)生成考籍号,包括①读取身份证信息;②生成并发放考籍号、学校代码、报名点代码;(3)采集照片;(4)填写信息采集表;(5)网上报名;(6)网上支付;(7)信息确认,包括①报名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②考生再次核对报名信息,无误后本人签字确认(考生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均不得代为签字确认),未经考生本人确认的报名信息一律无效。
7.2025年中职学考和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报名的时间和网址是什么?
答:报名时间:2025年9月22日至26日,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截止时间为9月26日17时;报名网址:https://zjgk.jseea.cn。
8.2025年中职学考和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到哪里办理报名手续?
答:省内中职校应届毕业生在所在学校,也可在学籍或户籍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及现场确认。具有外省户籍的我省中职校毕业的往届生,在毕业学校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及现场确认。其他具有我省户籍的中职校毕业生,在户籍所在设区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及现场确认。
9.2025年中职学考和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考生报名时需要带哪些证件和材料?
答:应届生报名资格审核时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在非学籍所在地报名的还须提供原学籍所在地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往届生报名资格审核时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与中职校毕业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参加报名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其学籍或学历须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查询验证通过。
10.中职学考和中职职教高考网上报名成功后,可以修改报考信息吗?
答:考生报名信息网上提交成功后,在打印信息确认表之前,考生可凭密码重新上网修改自己所填的报名信息。考生报名信息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如个别特殊情况确需修改信息的,由考生本人向报名点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报名点进行修改,并须重新打印报名信息确认表进行签字确认。
11.2025年中职学考考生如何核对专业和专业类别?
答:中职学考共涉及29个专业类,专业名称与专业类的对应关系具有唯一性,具体可查询《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苏教考函〔2025〕14号)附件1《江苏省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专业类别对照表》。
12.2025年中职学考考生如何选定考试科目?
答:报名时,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共六门考试科目中自行选定考试科目。
13.2025年中职学考哪几个专业类的专业基本技能考试与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相应科目组的专业基本技能考试衔接?
答:2025年中职学考农林牧渔类、化工类、建筑工程类、电子电工类、纺织服装类、汽车修理类、中药类、制药类、会计类、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类、导游服务类、烹饪类等12个专业类的专业基本技能考试与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相对应的建筑、电子电工、化工、农业、财会、旅游管理、烹饪、汽车、纺织服装、药品等10个科目组衔接。考试分为A、B两场,A场考试满分100分,B场考试满分200分。
参加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的以上衔接类的学生须参加专业基本技能A、B两场考试(A场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B场考试),已取得中职学考相关专业类专业基本技能合格成绩的视作A场合格,无需重复报考;不参加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的学生只需参加A场考试。
14.2025年中职学考哪些考生可以申请专业技能成绩转换?如何申请?
答:凡申请中职学考专业技能成绩转换的考生,必须报名中职学考并参加专业技能考试。
除参加农林牧渔类、化工类、建筑工程类、电子电工类、纺织服装类、汽车修理类、中药类、制药类、会计类、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类、导游服务类、烹饪类12个衔接专业类中职学考基本技能考试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在校期间如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详见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2/03/content_5655553.htm),或者在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市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其技能成绩可认定为“合格”。
申请技能成绩转换的考生,须按要求填写《江苏省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专业技能成绩转换申请表》,在10月31日前将申请表交报名点,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5.报名信息采集表中“是否参加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是否参加中职职教高考专业基本技能考试”如何选择?
答:(1)同时填报参加文化统考、参加专业基本技能考试的考生,视为参加中职职教高考本科和专科第一批次录取,如未被录取,可继续参加专科第二批次录取。
(2)填报不参加专业基本技能考试的考生,无论是否填报参加文化统考,均视为仅参加专科第二批次录取,不参加本科和专科第一批次录取。
(3)转段升学考生可兼报中职职教高考;只参加转段升学的考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填报“否”,“3+4”分段培养考生须填报参加文化统考(含语文、数学、英语,不含专业综合理论)。
16.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的报名考试缴费标准是什么?
答:考生报名信息网上提交后,按照系统核定金额支付报名考试费,报名费为20元/生,文化统考的考试费为26元/生/门,艺术科目组专业技能考试费为60元/生/门,其他科目组专业技能考试费为40元/生/门。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方可到规定的报名点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仅报名参加中职学考的考生无需缴纳费用。
17.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哪些考生可以申请享受奖励与照顾政策?如何申请?
答:世界技能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创新创业大赛、省“三创”优秀学生等比赛获奖的考生,以及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奖的体育科目组考生,可享受我省中职职教高考奖励政策。
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享受我省中职职教高考照顾政策。
申请享受奖励与照顾政策的考生,须按要求填写《江苏省2026年中职职教高考享受奖励与照顾政策考生申请表》,在12月31日前将审核盖章的申请表交报名点,并提供有关材料。
18.转段升学的考生是否需要参加中职学考报名?
答:在中职职教高考“3+3”和“3+4”项目中,学生转段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是中职学考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综合理论、专业基本技能(已衔接专业类仅指A场)成绩全部合格(不可用参加中职职教高考相应部分的考试替代),因此,转段升学的考生必须要参加中职学考报名(中职学考成绩已全部合格的除外)。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