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因家长评价触动,重新认识并关爱学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郑宇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山东省郯城县港上镇初级中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侯婉丽
刚刚教书的第一年,我十分年轻,二十出头,也没有自己的孩子。我看待学生,只把他们当学生看,好像也没有别的情绪和认知。学生在我心里的分类,有成绩优异的,有学习跟不上的,有认真负责的,有习惯差劲的,有活泼可爱的,有沉默寡言的……
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度过了第一个学期,学校发下来的学生素质评价手册我写完了发给学生,学生拿回家给家长看,并且有需要家长回馈的内容。后来收上来之后,我便悠闲地阅读家长写的话。
大多数家长都写着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以及要求,无非是好好学习啊,认真听讲啊,养成好习惯之类的话,有种千篇一律之感。但是当翻到一位名叫“优优”的女孩子的评价手册时,我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重新读了一遍又读了一遍。
一刹那,某种感觉像雷电一样击中了我,思绪犹如狂风过境。“优优”的父亲字迹并不好看,但是十几年过去至今闭上眼睛我还似乎能看到那短短的三行字。她的父亲写着:优优,虽然你并不聪明,学习也一般,但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我们希望你健康快乐地长大。加油,宝贝!
我一瞬间真的想了很多很多。
一会儿是我自己的视角——优优的老师,我站在讲台上,她呢,总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又乖又沉默。她既不活泼引人注意,学业上也不出众,在一个四十多人的班级里,我总是把她遗忘掉,一整个学期过去,她在我的脑海里留下的痕迹依旧浅淡。
一会儿我又带入到优优爸爸妈妈的视角——一个在她爸妈眼里可爱的闺女,温温柔柔的,偶尔应该也会撒娇,每天早晨上学前,她的妈妈总要给她扎整齐的好看的小辫子,放学后她的爸爸来接她回家,为她准备丰盛的晚饭。她的校服永远都干干净净,一看就是精心打理过。她啊,确实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啊。
我又想到我自己,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在父母身边的一点一滴,我想到自己是怎么在爸爸妈妈的照顾下长大的。突然我就联想到这些学生,他们都是在各自的家庭里被爱着的呀,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呀。
如果说之前学生在我眼睛里都是纸片人,都是我要教学的对象,那么现在完完全全不一样了。每一个学生的形象,在我脑海里都饱满起来,我知道他们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是突然来到学校里变成我的学生,他们是从一个一个小婴儿慢慢长起来,有自己的家庭背景局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爱恨情仇。
从那以后,我看待学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想当然,我细细思考,慢慢观察,认真了解一切。当我把他当成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人时,教育便轻易找到了切入点。从那以后我神奇地发现与孩子交谈的时候,总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我应该说什么才能达到效果。当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虽然我表面上是严格的,但我的心态是宽容的,在交谈时也忍不住流露着慈悲和理解,这种慈悲和理解也会被学生捕捉到,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我的深情。
至此,“教书”在前,“育人”在后,一个灵魂将触碰到另一群灵魂,在教育的土壤里,埋下了星辰。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