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从高职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乡镇医生

:2025年04月16日 青年说
分享到:

4月15日9时许,滕州市东郭中心卫生院前已排起长队。42岁的王新国身着白大褂,正专注地为邻村一位因长期伏案而腰椎劳损的村民把脉诊疗,指尖轻按在患者手腕。谁能想到,如今备受患者信赖的他,几年前还在...

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蹇悦 滕州报道

4月15日9时许,滕州市东郭中心卫生院前已排起长队。42岁的王新国身着白大褂,正专注地为邻村一位因长期伏案而腰椎劳损的村民把脉诊疗,指尖轻按在患者手腕。谁能想到,如今备受患者信赖的他,几年前还在数控机械行业忙碌,与扳手、螺丝钉为伴。

在王新国与同事张金河的办公室里,每日前来就诊的患者接连不断。

“迟来”的人生突围

2018年9月,一辆载着铺盖卷的私家车停在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门口。王新国背着双肩包下车时,与同时入学的十七八岁学生站在一起,显得有些“违和”。爱人临走时摇下车窗叮嘱:“安心读书,别惦记家里。”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知这一步该不该走。

这一年,王新国通过高职单招考试,成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一学生。他还有另外两个身份:丈夫,以及初中儿子的父亲。

时间倒退回20年前。1998年,19岁的王新国从山东中医药学校中专毕业。本该踏上从医路的他,转身扎进了数控机床车间。父母残疾,家里还有个双胞胎弟弟,作为长子,他需要一份“来钱快”的工作。从拧螺丝钉开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这一干就是二十年,他硬生生从学徒熬成了技术骨干,年纪轻轻就拿上了月薪过万的工资。

但深夜加完班,王新国常常发呆。一想到昔日的中专同学,有的成了院长,有的成了名医,他时常羡慕,“当初如果我也从医该多好呀。”这份遗憾和不甘在心里不断发酵,最终促使他在2018年做出惊人的决定:我要读大学。

这一准备就是一年。上班休息时间,王新国拿出书翻看,回到家的更多时间也是对着书本。终于有一天,爱人好奇地问道:“你想干嘛?”王新国这才把心里的秘密说了出来:“不想干了,想辞职考大学试试。”

“能考上吗?”刚开始,王新国的爱人也是半信半疑,直到有一天收到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才放了心。得知女婿的想法,岳父岳母也鼓励道:“去上学吧,家里面有我们帮衬。”

直到开学第一天,看到家人离去的背影,王新国才坚定了内心想法: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一定不能浪费时间。

“比高考还拼命”的大学三年

这一年,35岁的王新国通过高职单招考试,成为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一学生。

校园里,王新国是坐在教室第一排的“大龄学生”。宿舍8个人,小的十七八岁,大的也不过二十岁,都亲切地喊他“大哥”。学校有些年轻教师也这么叫他。很多人没想到,这位“大哥”学起来竟那么刻苦。

从早上跑操到晚上熄灯,三年间他一堂课都没落过,95%以上的时间都用于学习。没上过高中的他,面对英语犹如看“天书”,却靠着硬啃单词和熟背十几篇英语作文通过了考试。

而他的专业课几乎满分,靠着对家人的承诺和对知识的渴望,课余时间大多泡在图书馆研读《伤寒杂病论》,大学三年专业成绩始终保持在前两名,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其间,王新国还通过成人自考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年,在枣庄滕州市卫生健康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这场高手如云的激烈角逐中,六七百人怀揣梦想同场竞技。王新国凭借扎实学识,在笔试环节考取了第一名。随后的综合评定里,他持续发力,以综合成绩第二名成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入职了东郭中心卫生院。

在东郭中心卫生院的诊疗室内,王新国医生正全神贯注地为一位患者实施针灸治疗。

银针代替了螺丝钉

2021年,38岁的王新国真正成为了一名大夫。

如今,王新国一天能接诊30余个病人,忙的时候,清晨上班前就排起长队。无论是颈肩腰腿疼、感冒发烧咳嗽,还是月经不调,他都运用中医特色疗法诊疗,不少外地病患也慕名而来。

四年来,凭借着在中医学里的深耕,王新国创造了不少康复奇迹。有一位来自邻村的患者,因脑中风落下残疾,只能依靠轮椅行动,生活极为不便。王新国接诊后,精心规划治疗方案,经过两个疗程的悉心治疗,这位患者竟奇迹般地恢复了行动能力,如今已能自如下地干活,重拾生活的信心与活力。

还有一位市区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尤其是在夜间,疼痛常常加剧,频繁疼醒,苦不堪言。王新国深入钻研病情,依据《伤寒杂病论》中“子时 1 - 3 点肝经主时”的经典理论,精准为患者开具药方。令人惊喜的是,患者服用五副药后,夜间疼痛症状显著减轻,终于能睡上安稳觉。

谈及这些诊疗经历,王新国医生难掩自豪,他坦言道:“作为医生,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诊疗手段,帮助病患逐步恢复身体机能,重新拥抱健康生活,就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了。”

这座保障周边13万居民健康的卫生院,日接诊量约500人次,患者从质朴老农到市区赶来的年轻人都有。清洁工张令霞称赞:“王大夫人好,家人看病都找他。”副主任医师张金河也表示,和王大夫搭班是幸事,他工作勤奋努力,还常为患者垫付医药费。

4月14日,一则喜讯传来,王新国成功入选2025年度省级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推广师资骨干人员名单。这一荣誉是对他过往专业能力的认可,更开启了他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接下来,我将参与集中培训,汲取前沿知识与多元经验,进一步提升自我。”王新国说。

如今,42岁的王新国在心中郑重立下“做一名好中医”的新目标。回首过往,他感慨道:“漫漫人生征途,总该为梦想勇敢一回,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这座保障周边13万居民健康的卫生院,日接诊量约500人次,患者从质朴老农到市区赶来的年轻人都有。

责任编辑:巩悦悦

[我要纠错]
[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
关键词: 记者 实习生 蹇悦 滕州 报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38岁从高职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乡镇医生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