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大、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宣布扩招计划,新增专业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国家急需领域,同时推出“零调剂”“本博贯通”等创新培养模式,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优...
2025年高校本科招生季即将到来,近日,中科大、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陆续宣布扩招计划,新增专业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国家急需领域,同时推出“零调剂”“本博贯通”等创新培养模式,为高考生提供更多优质升学机会。
“双一流”高校扩招规模扩大,重点投向前沿学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也相继表态支持扩大“双一流”高校招生规模。在此背景下,多所顶尖高校积极响应:
北京大学扩招150人,新增名额主要投放于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及临床医学专业,强化基础学科与新兴交叉领域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新增150个招生计划,并成立本科通识书院,重点培养“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连续多年稳步扩招,2025年再增150人,重点覆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沿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打破多年“精品办学”传统,首次扩招100人,全部投放于基础学科与新工科,并新增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高精尖缺”专业。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扩招500人,聚焦粮食安全、生物智造等领域;武汉大学计划招生7300人,强化人工智能交叉学科;西安交通大学扩招200人,重点发展储能技术、医工交叉等方向。
专业调整:新增“国家急需”方向,优化传统学科
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在加速学科优化:
北京交通大学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5个专业,并推出人工智能微专业,学生可跨学科选修。
中央财经大学开设“数字经济(成思危拔尖班)”,并新增“投资学+大数据”“法学+会计学”等双学位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
南昌大学新增老年医学与健康、智能建造等4个专业,同时增加50个招生计划,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倾斜。
青岛科技大学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对接行业需求。
部分高校撤销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如四川大学近年撤销多个文科专业,转向“新文科”建设。
培养模式创新:“零调剂”“本博贯通”成亮点
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推出多项改革:
北京交通大学在“3+1+2”高考省份实行“报四保一”政策,确保考生录取到心仪专业。
北京建筑大学开设“建筑菁英班”“工科菁英班”,本博贯通培养,学生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新增经济工程、物流工程专业,提供中德双学位,招生计划较去年翻倍。
多校放宽转专业限制,如北京建筑大学实行“转出不设限”,学生有两次申请机会,部分专业转入成功率100%。
专家建议:理性选择专业,关注长期发展
教育专家提醒,扩招虽带来更多机会,但考生需结合自身兴趣与行业趋势理性选择:
关注国家战略方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人才需求大,但竞争也激烈。
重视交叉学科:如“AI+医疗”“法学+大数据”等复合型专业更具就业优势。
2025年高校扩招凸显“精准化、战略化”特点,既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高考临近,建议考生密切关注各校招生政策,合理规划志愿填报。
(综合各高校官网及公开报道)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