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孤独》有感:承认永恒的孤独,才能孕育出超越孤独的可能

:2025年06月13日 新京报
分享到:

4月23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联合新京报社发起的“我重读了一部经典”活动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回归经典,再次深入研读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的经典作品。新京报将每月对活动投稿作品进行遴选...

在图书馆里,翻开《百年孤独》,当马孔多的第一场雨落下时,我的咖啡正在保温杯里渐渐冷却。奥雷里亚诺上校在小作坊里铸造小金鱼的叮当声,与走廊尽头打印机吞吐纸张的节奏奇妙地重叠。在那些被魔幻现实主义浸透的纸页间,我望见了实验室玻璃器皿折射出的虹光,它们正如此刻窗外梧桐叶隙漏下的夕阳,把现实的纹路与虚构的迷雾编织成同一匹绸缎。

布恩迪亚家族用七代人走不出的迷宫,在某个深度思考的夜里突然变得具体可触。当我第一百零三次修改数据时,忽然理解了阿玛兰妲反复编织寿衣的焦灼——我们都困在某种西西弗斯式的轮回里,只不过现代人的石头变成了绩点、竞赛与实习证明。丽贝卡吞咽墙土的癫狂,何尝不是当代青年报复性熬夜的镜像?当手机屏幕蓝光映亮凌晨三点的天花板,我们都在用某种自毁的方式对抗着虚无的啃噬。

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在阁楼积灰时,我的读书笔记正沉睡在云端文档里。马孔多居民患上失眠症后给物品贴标签的荒诞,在如今这个需要手机提醒喝水、软件记录呼吸的时代,竟透出某种先知般的悲悯。我们比布恩迪亚们更早参透了记忆的脆弱,却也在算法的温柔豢养中,放任灵魂长出透明的翅膀。

合上书时,最后一行字在台灯下泛着湿润的光,仿佛刚经历过那场席卷马孔多的暴雨。我摸着咖啡杯沿凝结的水珠,突然意识到这百年孤独从未真正消散,它只是化作了我们这代人特有的生存姿态:在社交软件里沉默地围观热闹,在自习室角落筑起透明的茧,在深夜朋友圈打下又删去的句子。可当布恩迪亚家族的末代子孙被蚂蚁拖入深渊时,马尔克斯偏偏让预言的风暴抹去所有伤痕——这或许正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温柔的慈悲:承认永恒的孤独,才能孕育出超越孤独的可能。

图书馆闭馆音乐响起时,我把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又往里推了推。这枚在食堂路上拾起的落叶,此刻成了连接马孔多雨季与北京秋夜的渡船。走向宿舍的路上,我刻意踩碎了几片梧桐叶,听着那清脆的碎裂声,忽然觉得我们这代人的孤独远比布恩迪亚家族轻盈。至少当百年后的飓风来临,我们留在云端的记忆不会彻底消散,那些深夜的迷惘与顿悟,终将在某颗卫星的注视下,化作银河里细碎的星光。

文/李根 首都体育学院学生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

[我要纠错]
[编辑:王振袢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图书 馆里 翻开 百年孤独 多的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读《百年孤独》有感:承认永恒的孤独,才能孕育出超越孤独的可能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