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多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致敬英雄,传承家国情怀。
一枚斑驳的奖章
一本泛黄的日记
一张珍贵的合影
……
它们静默无声 却承载着
滚烫的初心与峥嵘的岁月
这个假期 让我们一同
探寻身边的红色印记
聆听那些动人的故事
让家国情怀
在温故知新中薪火相传
国庆前夕,海安市第二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到98岁的革命老英雄江承年爷爷家中进行寻访慰问,聆听革命故事,欣赏江爷爷的奖章与纪念章等红色老物件。 (江承年, 1943 年从军,首战即在泰兴东部伏击日军。抗战胜利后投身解放战争,从战士逐步成长为班长、排长,在泰兴、姜堰等多地参与百余次战役, 立功11次,以满身征尘书写对家国的赤诚。现在他的身上,还能清楚地看到, 臂上、腿上有多处因战斗留下的伤疤;至今,还有两处弹片没取出。)
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海安市李堡中学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国家一等功臣蔡正桥家中,开展暖心慰问活动,向英雄致以节日的崇高敬意。
座谈中,蔡正桥结合自身军旅生涯,向同学们深情讲述参与对越“两山”作战时的难忘岁月。大家围坐聆听,在英雄的讲述中感悟赤诚初心与家国担当,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
此次活动以实际行动致敬英雄,让红色故事直抵人心,不仅为国庆增添了厚重的精神底色,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爱国报国的种子。
秋风送爽,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童心向党,喜迎国庆”系列活动精彩纷呈。队员们或与国旗同框,定格对祖国的热爱;或寻访红色基地,聆听历史回响;或慰问革命老兵,传承红色基因。校园里,歌声嘹亮,唱响爱国旋律;书画寄情,绘出山河壮丽;诗篇抒怀,诵出少年壮志。一系列沉浸式活动,就是一节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家国情怀在队员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国庆佳节的喜庆氛围中,天虹苑社区民兵营长朱伟伟走进通州区运盐河幼儿园,以平实语言为孩子们讲述《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一身边鲜活的红色故事,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及帮助老人、关爱战友的平凡事迹娓娓道来,这些故事如红色暖流淌进孩子们心田,让他们在敬佩中读懂“奉献”与“担当”的意义,这堂特殊的红色故事课不仅是身边红色故事的收集与分享,更让“雷锋精神”这枚红色印记扎根稚嫩心田,让孩子们明白红色精神就在身边,传承从学做小事、关心他人开始。
通州区袁灶幼儿园一群身着“小红军”服装的萌娃,在大明艺苑参观。他们好奇地打量着旧木桶、老筐等老物件,体验与这些承载岁月的物品“对话”,感受历史的温度;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进在古巷里。他们身着整齐的蓝军装,头戴红星帽,手中挥舞着鲜艳的小国旗,眼神里满是认真与自豪。孩子们参加了这场徒步活动,在行走中感受小红军的精神,红色种子悄然种进幼小的心灵~
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丁一宸同学成长在一个红色家风浸润的家庭中。1949年苏北八圩港的江面上,她的太爷爷丁洪义用血肉之躯在敌人的封锁线上撕开了一道缺口。
怀着对太爷爷丁洪义深深的敬意,丁一宸开启了一段属于她的“访古”之旅。在父母的陪伴下,她先拜访了爷爷,聆听那些口耳相传的家族记忆;随后,又跟随爷爷和爸爸一起,拜访了太爷爷战友的儿子钱峰。从一段段深情的讲述中,一枚枚褪色却依旧庄重的红色功勋章,几份纸页泛黄却字字千钧的荣誉证书,那些烽火岁月的坚守与奉献,也渐渐在她心中落地生根。
被前辈们的讲述深深触动,丁一宸提笔写下了《太爷爷和他的红色勋章》一文,被河南省《作文》杂志刊发。并在学校主题班会中进行了宣讲。
穿越时代的旧物,是祖辈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是爸爸妈妈童年的故事,更是孩子们看见祖国发展变化的视窗。金洲幼儿园的孩子们追寻历史的踪迹,寻访家中的老物件,从直观的老物件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积蓄奋进力量。值此国庆佳节来临、举国同庆的美好时刻,南通市通州区新坝小学校长特意为学生讲述了张爱萍将军与学校的珍贵往事,让红色记忆在节日氛围中愈发鲜活,也让“蓄能”的精神基因在故事里悄然扎根。
每一段红色记忆
都是融入我们血脉的基因密码
每一件红色老物件
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
这个国庆
我们因这些发现而
更加读懂“家”与“国”的深刻联系
愿这份从历史中汲取的力量
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来源:各县(市、区)教育(体)局、各相关学校
编辑:盛呈燕、单学艺
校对:柏静
审核:陈新荣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