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带火南通这些学校

:2025年10月14日 南通教育
分享到:

南通队获“苏超”常规赛首,多球员来自本地校园足球。

“苏超”热浪持续席卷全国。南通队凭借12场不败的骄人战绩,荣登常规赛榜首,随后又以5:0大胜淮安队,强势晋级“四强”,本周日将迎来万众瞩目的半决赛。

令人叹服的是,这些驰骋赛场的“状元狼”绝大多数源自本地校园足球的沃土。在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中,他们成为南通足球崛起的中坚力量。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记者 许丛军摄

01

张謇第一小学

10月12日晚,在南京举办的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苏超”十三太保代表亮相点燃全场。南通队球员张卫的话语铿锵有力:“真正的学霸,做什么都不会差!用进球证明自己,兄弟们,‘狼’来了!”

曾入选国奥队的张卫,还兼任南通队助理教练,“足球梦”源自母校南通市张謇一小(原唐闸一工小)的绿茵场。“张卫是土生土长的唐闸人。程鑫、黄蒋大亚、季桑楠3人小学三年级时转到我们学校,这几个小子,带球就像粘脚上一样。”学校足球教练李俊笑道,黄蒋大亚是后防定海神针,在校练防守时总练预判,才有了现在这双“雷达眼”。

2012年校园足球联赛时的季桑楠和黄蒋大亚(图中)

“张卫以前就爱当‘小教练’,现在把这份热忱用到了赛场上。”曾经的数学老师姚汉明回忆道。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张謇一小将足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龙头,将足球纳入校本课程,系统构建特色发展体系。学校拥有包括C级、D级教练员在内的专业体育教师团队,通过班班有球队、人人共参与、举办校园联赛等方式,营造足球氛围、弘扬足球精神。截至目前,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多次夺得省市级乃至全国性比赛冠、亚军,包括江苏省“省长杯”冠军、全国“泸虎杯”邀请赛冠军等。

02

海门区海南小学

在7日的通淮大战中,6号尹韩龙一记世界波攻入首球。尹韩龙也成为海门区海南小学师生的骄傲。

2011年5月,海南小学参与共建珂缔缘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成为俱乐部基地学校。十多年来,学校构建了完善的足球特色课程体系,在各级各类足球比赛中成绩斐然,李贤成、张浩楠、尹韩龙、郭凯楠、程薛坤、张浩翔等“苏超”南通队主力队员曾在该校就读。

海南小学的女足球员们

作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海南小学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通过“选课走班”形式,组建了校级、年级足球社团。当前,学校正大力推进“足球基地”微项目课程实践研究,通过“体育+艺术”“体育+数学”“体育+科学+心理+数学”等微项目,让学生在多学科实践中提升足球技能、感受运动魅力。

“希望大家在新的学期认真学习、健康成长,敢于追梦、勇于坚持!”上月初开学典礼上,南通队队长李贤成与一众队员“亮相”母校并发来寄语视频。今年,海南小学还走出了2025年“江苏省新时代好少年”、足球女孩李淼淼。

03

如东县岔河小学

南通队在“苏超”大放异彩,有一位球员却略显低调。他就是主力门将1号赵东旭,曾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金手套奖”、入选U15国少队。

除了赵东旭,黄蒋大亚、季桑楠两名队员最初也在岔河小学就读。这所乡村小学为什么这么牛?岔河小学足球总教练祝宗明介绍,2010年起,学校就把足球纳入体育课常规课程,编写《魅力足球》校本教材,保证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班级球队“种子选手”还可以入选年级队、校队。学校还每年举办“校长杯”足球联赛和足球文化节,自编自排融入多种技能动作的全员足球操,让师生沉浸式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2011年岔河小学第一届校园足球比赛

那些年,在岔河小学,队友还没到,赵东旭就独自抱着球朝远处掷去,在“咚咚”的回响中练习,每天重复上百次。放学后的操场,是黄蒋大亚和父亲的训练场……

近年来,岔河小学在省市级赛事中屡获佳绩,先后向省市专业队输送了30多名队员,还成功入选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娄丛荣表示:“我们始终坚信‘小足球’能撬动‘大教育’,让乡村孩子在奔跑与拼搏中,踢出人生的无限可能。”

04

海门实验学校

“苏超”南通队以海门珂缔缘俱乐部青训梯队为班底,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也是李贤成、王博文、季桑楠、曹越涛等17名足球健儿的中学母校。

“实验学校不仅是我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更是我足球生涯的启蒙之地和坚实起点。”“在实验学校的岁月里,足球教会我的不只是技巧,更让我深刻理解了拼搏、坚韧与团队精神的真谛。”“实验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同学、工作人员,都是这段青春旅程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苏超”比赛间隙,李贤成、王博文、曹越涛、郭凯楠等特地送来了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母校的眷恋与感恩。

校园足球联赛

海门实验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足球教育,将其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至目前,该校已向各级足球梯队输送了足球运动员50余名。

05

南通市第二中学

南通二中是我省唯一男女校队均斩获“省长杯”高中组冠军的学校。“苏超”其他十二太保中,源自二中的球员不在少数,这缘于南通“教体融合”吸引了省内足球天赋较好的孩子。“教体融合”是南通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2015年,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在南通二中成立了“校足办”,加快推进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南通市政府还两次出台《南通市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青训培养体系。

“我们的课程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单招考试的文化课设置,每天上午及下午一、二节课是文化教育,此后进行不低于两个小时的足球训练。”南通二中体工办主任王建中介绍,二中在男女足培养上坚持“因材施教”与“资源共享”并重,将足球深度融入体育课程体系,并长期规范训练。学校通过“文化课程单独编班、名师一对一辅导”的方式,确保运动员在学业上“不掉队”,让足球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南通二中女足夺得2025“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总营基地——南通二中形成了全赛季班级联赛、全维度课程开发的培养模式。在全校2400名学生中,有1500人参与踢球、106人主修足球。

06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程薛坤、郭凯楠、薛天翼、曹越涛、黄蒋大亚、李光革、李董镭、张奕安……共有8名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通师高专”)的学生参加了“苏超”。其中,除曹越涛仍在就读外,其余7人皆已顺利毕业。

今年6月18日,程薛坤、郭凯楠、张奕安、薛天翼、李董镭返回母校参加毕业典礼。

通师高专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早在1976年,该校便在全省率先开设了二年制师范体育教育专业。近年来,该校精心构建了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完整升学通道和多层次竞赛体系,有效解决了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学业衔接难题,为培养既具备文化素养又拥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校校长岳峰强调:“体育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培养只会踢球的运动员,也不在于培养只会读书的学生,而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021年,通师高专和珂缔缘足球俱乐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学分互认、定制化课程等方式保障学生的文化学习。俱乐部则为学生提供专业训练、竞赛平台和职业发展通道,让学生在职业梯队联赛中锤炼球技、积累经验。

“这种育人模式有效突破了传统‘学训分离’的瓶颈,为运动员提升竞技水平,同时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和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坚实保障。”通师高专体育学院院长曹科枢说。顺利完成学业的黄蒋大亚表示:“在学校学习的运动康复知识,在实际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读好书能为踢好球提供支持。”

从乡村小学到高等学府,这些学校串联成南通足球的“人才成长链”,形成了能让足球苗子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至目前,南通共有241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50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南通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称号,全国地级市唯一。

翻开“苏超”名单,南京队的倪寅、孟振、杨笑天,常州队的陈爽、殷晖,徐州队的高明宇、淮安队的陈志权、扬州队的湛佳宁……南通校园青训输送的球员不在少数。而“苏超”赛场上南通队的耀眼表现,正是南通这片足球沃土最好的收获!

南通队,继续加油!

来源:办公室体卫艺处南通发布

编辑:盛呈燕、单学艺

校对:沈健

审核:陈新荣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南通足球 淮安队苏超 张謇一小足球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苏超南通队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苏超”带火南通这些学校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品教育:凭良知教书育人,靠实力赢得赞誉!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