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神十三”乘组即将开设第二次“天宫课堂”,航天员在空间站的一举一动再一次受到关注。细心的读者发现,出差将近半年的“太空三人组”,似乎都比原来胖了一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南京航空航天...
3月23日,“神十三”乘组即将开设第二次“天宫课堂”,航天员在空间站的一举一动再一次受到关注。细心的读者发现,出差将近半年的“太空三人组”,似乎都比原来胖了一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闻新教授告诉记者,航天员变“胖”并不是因为空间站伙食好,而是“太空月亮脸”。
航天员“胖了”?那只是“太空月亮脸”
对比“神十三”乘组出发时的影像不难发现,航天员们都不约而同的“胖”了。闻新教授介绍,这不是“胖”,只是“太空月亮脸”。“人在失重的状态下和在地面时的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身体的一些细节和特征会发生一些变化。”闻新说,在刚进人太空的几个小时内,会出现“月球脸”的症状。由于缺乏重力,身体内的大量血液会涌入头部。这种失重状态下的血液上涌,会引起头部血压变大,让人头昏脑涨。在太空里的前几天,脸部会变得十分臃肿,直到身体适应了太空里的微重力环境。一般适应了失重环境后,这一情况会逐渐好转,然后就可以更舒适地享受太空旅行。
空间站生活有规律,航天员每天都要骑“太空脚踏车”
长期处于太空失重环境中,人的身体会产生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等现象,这主要是由血液向头部转移造成的。因此为了保持形体与身体健康,每天适当的锻炼对航天员来说是有必要的。闻新教授介绍了太空锻炼的方法,如骑脚踏车可以锻炼航天员的腿部肌肉。“太空中的脚踏车是没有座位的,脚踏车锻炼的负荷可以设置,在负荷最重的情况下,航天员锻炼两分钟就感到犹如已经爬了一座小山。”闻新介绍,航天员还可以在跑步机上跑步,但要先将自己绑在跑步机上,否则就会跑着跑着飞起来,通常要求每天跑4至5千米。
别担心吃饭,航天员热饭还能用微波炉
对于绝大多数网友关心的“吃”,闻新教授介绍,近年来,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太空饮食也更加丰富。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除了提供能量以外,还必须补充已知的钙质损失,以及因失重造成的血细胞和肌肉组织损耗。空间站中的多数食物被存于“牙膏管”中,航天员吃的时候需要一点点挤到口中,这样的设计在失重环境下十分方便。
除了这种膏体食物,还包括一些脱水食物、低温或冷冻的自然形态食物、包装和罐头类储藏食物等等。微波炉与电磁炉等的发明更是为航天员加热食物提供便利。
甚至,太空实验室里的航天员还举行过冰淇淋派对。“因为最初空间站里的冰箱都是科研用途,塞满了各种的实验样本,在这里存放冰淇淋就很不方便,所以在之后的任务中太空实验室和宇宙飞船里都会配备得力的冷冻装置来运载新鲜冷冻的冰淇淋。”闻新说,“为此,在太空实验室的航天员们还特意举行了冰淇淋派对,全体航天员们聚在一起吃着香草味的冰淇淋看着窗外美丽的太空景色。这是多么的惬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