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所高校学生齐聚南工大探讨“土木工程碳中和”

:2022年07月17日 扬子晚报网
分享到: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节能减排有着怎样的贡献?”“工业废弃材料的循环再利用会取得怎样的生态环境效益?”7月11日-16日,由江苏省工学4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土...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节能减排有着怎样的贡献?”“工业废弃材料的循环再利用会取得怎样的生态环境效益?”7月11日-16日,由江苏省工学4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的“土木工程碳中和”暑期学校,通过1场院士主旨报告,21场主题报告、11堂特色课程和33次学术交流研讨,全方位专业地“解答”了这些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聚焦前沿热点,开阔视野和思路

“目前,建筑材料正在向高性能化、智能化、复合化、多功能化、节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建造是我国建筑业节能减排、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进行重大产业创新的必经之路。”暑期学校负责人、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曙光教授介绍,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和绿色智能施工工艺是学科发展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装配式建筑、温差发电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负泊松比材料、现代工程竹结构、FRP约束混凝土、木-混凝土组合结构、先进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为期一周的暑期学校聚焦当下土木工程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土木学科在国家重大战略“碳中和”大背景下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展示了无限可能、大有可为的土木学科。即将读研一的杜天宇感慨地说:“暑期学校为我打开了学术道路的一扇窗,让我这个学术小白也有了清晰的思路。”澳门城市大学准博士生李逸轩表示,自己正为陷入瓶颈的生态设计课题一筹莫展之时,沈阳建筑大学李帼昌教授和浙江大学肖岩教授分别讲到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现代工程竹结构为自己博士开题报告选题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感受土木魅力,提升胸怀和情怀

暑期课程除了有前沿学术研究方向和动态外,还要求授课老师将科研精神和家国情怀融入专业学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一种精神洗礼。

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南工大土木工程学院拥有比较齐全的学科专业门类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南工大副校长、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陆伟东以《基于建筑——结构融通的现代木结构综合性能提升技术及应用》为题,提出现代木结构建筑会拉动林业向高附加值发展,采伐成熟的森林后再栽种新的树苗。“伐树、栽树,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长此以往便会形成良性的友好环境的生态,而这也体现了新型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的建筑行业最新发展理念。”

据悉,此次暑期学校共有来自同济大学的李杰院士、河海大学高玉峰教授、浙江大学肖岩教授、清华大学冯鹏教授、东南大学王景全教授、重庆大学刘界鹏教授、沈阳建筑大学李帼昌教授、中科院力学所钱桂安研究员、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讲座教授Hota GangaRao和澳洲阿德莱德大学左剑教授等来自国内外的34位专家、教授分别作了20多场主题报告,分享了10多门特色课程。

“南工大土木专业实力强劲,其牵头主编《木结构通用规范》今年初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主流标准体系接轨,且在施工及验收、抗震设计等环节处于领先水平,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准入券’!”常州工学院马秋晨表示,今年即将面临硕士研究生报考的他已打定主意要报考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学校开幕式上,见证到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这让我无比兴奋,名校名院的合作对就读的研究生来说是‘利好’。我一定要努力成为南京工业大学的一员。”

通讯云  丁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我要纠错]
[编辑:宋聪乔 &发表于江苏]
关键词: 新型 绿色 建筑材料 生命 周期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点个赞
0
踩一脚
0

您在阅读:42所高校学生齐聚南工大探讨“土木工程碳中和”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
  • 阿里云上云钜惠,云产品享最低成本,有需要联系,
  • 卡尔蔡司镜片优惠店,镜片价格低
  • 苹果原装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