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获悉,本次共有南医大16个教学单位的140余名研究生,组成35支代表队同台比拼。团体赛每组4人进行多站式、情境化考核,个人赛为机考,在实践中强化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
10月25日,南京医科大学首届研究生临床技能竞赛火热开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获悉,本次共有南医大16个教学单位的140余名研究生,组成35支代表队同台比拼。团体赛每组4人进行多站式、情境化考核,个人赛为机考,在实践中强化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
8分钟“惊心动魄”
考试像“开盲盒”,脑力体力双重考验
“医生快救救我儿子,他喝农药了!这可怎么办啊!”“您别着急,有我们在!”模拟急诊室里,抢救紧张进行中。内科3队的4位同学分工协作,在安抚好“患者母亲”的情绪后,迅速投入到为“患者”洗胃的工作中。
“家属晕倒出现短暂心跳暂停,快抢救!”突然,“患者父亲”晕厥倒地,其中2位队员迅速冲向家属,为他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01、02、03……所有人离开!”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操作规范,还要清晰地说出每个步骤的要求,尽量做到规范准确。
记者了解到,团体赛中,无论内科还是外科,每一队都要走完4站考核,每站限时8分钟,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内科/外科操作和急诊操作,具体情境和题目需要“开盲盒”。记者跟随内科3队走完4站考核,全程下来对脑力、体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死记硬背不管用了
比赛情境还原真实急诊场面
“感觉像打了一场仗。”由于比赛时的高度紧张和全身心投入,第一临床医学院专硕的戴嘉懿在团体初赛结束后还有些激动。“每一站侧重点不一样,像体格检查、骨髓穿刺、腰椎穿刺和输液等都是我们平常会训练到的。不过急诊我觉得会比较难,不仅考察洗胃、插胃管,还要紧急处理家属倒地这种突发状况。”戴嘉懿说,尽管比赛紧张但也要保证规范操作,每一个操作的细节都体现出日常积累的功夫。
考核内容综合、创新也是本次竞赛的亮点。“虽然考的知识点都是我们学过的,但是综合起来还是有挑战的。”南医大常州医学中心研三学生陈寅告诉记者,在腔镜操作中,以往考查的是比较常规的捡豆子,而本次竞赛考的是剪纸,并且还要剪出不同的图案。此外,在腔镜操作的同时,队友则进行的是剖腹探查。“将两种手术结合起来考核,突破了背书式的考核,很有创意。并且比赛场景非常逼真,很接近我在急诊轮转时的真实场景,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指导作用。”陈寅说。
基本功扎实才能成为真正的医生
通过竞赛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临床的基本操作和临床的正确思维,这是我们本次竞赛考核的两个重要方面。对医学研究生来说,掌握这两项,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医生。”竞赛裁判长许迪表示,竞赛题目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能力。怎么戴手套、怎么给病人的手术区域消毒,每一个操作都要规范;胃部冲洗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每一个步骤都要准确。
南医大研究生院院长靳光付表示,医学生培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使命,培养高层次医学研究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提升实践能力。“通过本次竞赛,我们希望带动医学研究生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研究生综合培养的能力和质量。”
记者了解到,10月26日,本届研究生临床技能竞赛将举行团体赛和个人赛决赛。
通讯员 田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见习记者 刘梦琦
视频 朱思琪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