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5日,为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推进同质化教学进程,顺应“新医科”背景下卓越护理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需求,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举办2024年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工...
7月4日-5日,为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推进同质化教学进程,顺应“新医科”背景下卓越护理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需求,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举办2024年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工作大会暨精益扬帆师生能力提升活动。
记者注意到,会上共有13家临床教学基地进行特色教学展示,他们的课堂阐释了如何创新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以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的方式培养学生。现场他们还分享了利用情景模拟教学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具体案例。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喻荣彬希望护理学院通过搭建分享成功经验、交流教学思想的平台,探索最佳的教学实践和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教学中,学生得以亲身体验真实的医疗环境,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从而加深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和热爱。”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许勤表示,本次活动促进了临床护理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果,对于推动临床护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南医大护理学院副院长嵇艳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学院搭建分享和展示临床教学特色的平台,是出于激励临床教学基地人才培养主体意识的目的。“学校有教育教学的最新理念,临床有专科技术更新速度快的优势,我们长期通过每月‘院院融合’专题活动,加强学院和医院联动,为教师赋能,让理论和实践互补共同育人。”
南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刘龙秀介绍,通过“院院融合”,医院与南医大在师资队伍共建、科研融合、教学科研等方面深度融合、共同进步,“我们现在对临床基地的同质化教学非常重视,我们会把学校接受的最新理念、新的教学方向,以及情景模拟、VR、人工智能等技术传递给临床。”
如何进一步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江苏省护理学会秘书长吴金凤认为,应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评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医疗环境和挑战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她表示,围绕着“十四五”期间培养临床护理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拔尖人才等培养计划,学会也提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学模式,希望为全省护理高层次人次的快速递增发挥作用。
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夏有兵表示,学院老师与临床老师应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向学生传递职业价值观;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更多领军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培育优秀教学成果意识,期待更多新成果涌现,增强护理教育的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南医大护理学院自2022年成立精益扬帆品牌活动,通过“理念能力篇”“技能实践篇”等系列活动,提升护理学院专任教师、临床教师和广大护理学子的专业素质。
通讯员 李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实习生 王帅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