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全国中医药法治研究联盟2025年学术年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会议以“修订完善中医药法,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主题,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齐聚南京,共商中医...
7月5日,全国中医药法治研究联盟2025年学术年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会议以“修订完善中医药法,为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主题,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70余位专家齐聚南京,共商中医药法治化发展大计。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孔法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将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重大需求作为核心使命和责任,重视并积极开展中医药法治研究,贡献系列重要成果。他指出,完善中医药法治体系亟需政产学研协同发力,期待与会专家深入研讨、凝聚共识,为中医药政策法规标准制定提供坚实支撑,共同构建高效合作机制推动法治实践。
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多位权威专家的报告为《中医药法》修订与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健康法治建设提供了多元视角。
江苏省社会福利协会会长、江苏省民政厅原一级巡视员沙维伟指出,当前面临专业服务人员短缺、医保政策覆盖不足等核心挑战,他强调需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化医疗、养老、护理资源整合,同时强化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认证体系建设,通过立法保障、政策协同与资源优化健全多层次健康支撑体系,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医药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宋晓亭教授聚焦中医药法治建设核心问题,指出需明确普法责任主体、强化地方特色立法、填补中药膏方管理规范缺位,并加快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通过完善重点领域立法推动行业发展。
澳大利亚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会长林子强博士分享了推动政府认可中医与西医法律地位平等的实践经验,为全球中医药立法提供重要借鉴。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常委陈永法教授指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需立足复方配伍优化、药材资源依赖性、功能主治定位等特点,构建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体系。山东中医药大学赵西巨教授对比新加坡中医准入机制,分析了我国中医(专长)医师“立法确认+学历考试豁免”特色制度,探讨了执业责任界定与权益保障路径。
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老龄文明智库中医药康养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田侃教授指出了当前中药材质量监管存在标准体系覆盖不足、追溯机制缺失等痛点,提出升级部颁标准、整合地方标准、建立跨省数字追溯闭环的三步重点策略并上升至中医药法的相关修订内容。
湖北中医药大学赵敏教授作《全国中医药法治联盟工作报告》,总结了联盟成立以来在学术交流、执法监督、立法研究及普法宣传等方面的成果,呼吁更多学者投身中医药法治研究与实践,共同推动中医药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下午还举办了“中医药法治”主题论坛和“老龄健康法治”主题论坛。
通讯员 喻小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王赟
校对 王丽丽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