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发布《老龄发展蓝皮书》,倡导医养康养结合服务,推动老年健康高质量发展。
9月12日,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组织编写的《老龄发展蓝皮书:医养康养相结合研究》正式发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该蓝皮书聚焦医养康养,旨在促进医养康养结合服务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我国老龄健康高质量发展。
《老龄发展蓝皮书》发布
蓝皮书正式发布
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新思路
《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亿人,占总人口的 22.0%。其中失能老人有3500万人,80%的老年人自报患有慢性病。《老龄发展蓝皮书》中指出,在老龄发展的诸多举措中,医养康养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集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这种模式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的关键路径。
《老龄发展蓝皮书》主编、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乔学斌表示:“本书提出了嵌入式医养结合、老年整合照料服务、农村医养康养融合、中医医养结合等服务模式,既对宏观体系深刻诊断,也对微观操作细致剖析,希望能够为我们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孔法在发言中介绍,在江苏省卫健委和江苏省民政厅的支持下,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年正式设立了独立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建设智库型研究院为核心定位。《老龄发展蓝皮书》就是研究院发布的第一个成果,后续还将深耕老龄化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证研究,以需求为本,紧扣国家战略,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
两大重磅研究院成立
为养老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
记者了解到,2020年,江苏省民政厅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全国首个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乔学斌告诉记者,随着该学院2025年第一届博士开始招生,在全国率先完整建立起了“本硕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老年人从初老、中老到重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养老观念从简单的照护发展为医养、康养、甚至乐养、智养。随着社会对健康的认知从过去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被动模式,转向以提升生命质量为核心的主动健康模式,作为高校,也要在人才培养上主动向前一步。南中医紧扣国家需要,瞄准社会需求,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将医养康养与中医药院校的特色相融合。”
江苏省老龄健康与产业研究院揭牌
发布会上,江苏省老龄健康与产业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瑞华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揭牌。
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侃表示,江苏省老龄健康与产业研究院成立后,将整合政府、高校、行业等多方资源,努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老龄健康政策研究、产业发展和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把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融入进去,比如将五禽戏、八段锦、经络艾灸等中医手段与社区养老规划在一起,发挥传统医药的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瑞华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揭牌
南京中医药大学瑞华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由瑞华慈善基金会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挂牌成立。养老服务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喻小勇表示,研究院今后将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发布系列课题、开展人才交流项目等方式,把行业前沿知识带给学生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少年志编辑 刘梦琦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