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在文津中学召开,总结分享“书香校园”建设经验成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要求优化阅读资源,深化课程融合,创新活动载体,建强指导队伍,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建设常态长效。
10月28日下午,全市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文津中学召开。会议通过现场观摩与交流座谈相结合的形式,总结分享了全市各地各校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并就下一阶段的深入推进进行了动员与部署。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殷元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殷元松指出“书香校园”建设是一项关乎未来、关乎文化、关乎学生成长的系统性工程,要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和学生成长三个维度深化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殷元松要求,下一步工作要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走深走实。一是优化阅读资源供给,夯实“有书读、读好书”的基础。要建立科学的图书遴选与更新机制,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适宜关。要推动阅读空间再造,让书本在校园中抬眼可见、触手可及。要引入优质数字资源,积极探索利用AI、智能借阅柜、VR/AR等技术装备。二是深化阅读课程融合,破解“有时读、融入学”的难题。 要保障学生阅读时间,大力探索跨学科主题阅读,系统构建阅读课程体系,让阅读成为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工具”和“思维引擎”。三是创新阅读活动载体,激发“有趣读、爱读书”的动力。要不断创新阅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导者、分享者和创造者。要充分发挥校家社协同育人优势,构建以学校为枢纽的阅读共同体。要持续打造和做优阅读品牌活动,形成“一校一品”的生动局面。四是建强阅读指导队伍,提供“有人导、会导读”的支撑。要将阅读指导能力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培养一批热爱阅读、懂得指导的“种子教师”。要加强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强化待遇保障。要引导学科教师发掘本学科与阅读的融合点,推动阅读指导全员参与。

殷元松强调,要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书香校园”建设常态长效。要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形成有效工作合力;要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稳定增长的资金投入机制,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要完善督导评价机制,将建设成效纳入教育督导,并探索科学的学生阅读素养评价方式。



在座谈交流阶段,5家单位先后发言,从不同层面分享了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文津中学构建“悦读·引读·共读”三读联动育人体系,打造立体化书香空间;育才小学聚焦“儿童友好”,通过空间重构与课程融合,营造浸润式阅读生态;振兴花园学校以“运河书香”为主题,打造城市书房、朗读亭等多维阅读空间;扬州中学依托“藏修楼”系统构建“三级四类”阅读课程体系,推动阅读走向深度;邗江区教育局以“大阅读”工程为统领,全域推进,构建“全景育人”良好生态,其经验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各县(市、区)、功能区教育部门和市直学校分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的负责同志,市教育局电教馆、语言文字工作处、基础教育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中小学校代表等参加会议。
END
来源:电教馆
审定:邵学云
审核:刘超、孙惠泽
审编:陈德胜、肖康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1-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