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于2022年初联合启动江苏省“共话成长 共育新人”家校社协同行动,面向全省征集了一批“双减”背景下的教子有方、家校合作、社区支持典型案例,推选出了江苏百户教子有方家庭、江苏十佳教子有方家庭、江苏十佳家校合作案例、江苏十佳社区支持案例。
江苏十佳社区支持案例:
开设爱心学堂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宿迁市宿城区幸福街道矿山社区
矿山社区的三楼活动室里有一个特殊的爱心课堂,社区内的学龄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无人辅导,都可以来这里,由志愿者老师帮助辅导作业、答疑解惑。
爱心学堂最早是由几名退休老教师、老党员组织的公益课堂。“双减”后,在社区的号召下,多名在职党员、离退休干部踊跃入“校”。志愿者老师多了,爱心学堂又在课业辅导的基础上增设了书法、钢琴、美术、舞蹈等课程,在学习之余,老师带着孩子们跳舞、看电影、做手工等,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后生活。
社区还依托爱心学堂组织开展“放风筝 学党史”、听抗美援朝老兵讲长津湖战役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带着孩子们在传统节日包汤圆、包粽子,走访慰问孤寡、独居老人,传承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定期开展心理疏导专业课程,引导家长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祖辈更好地进行隔代教育,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特征,克服考试和交友焦虑等,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点评:
矿山社区充分挖掘“五老”等志愿者资源,开设爱心学堂,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为留守和假期无人看管儿童提供学业辅导、陪伴守护、兴趣课程和多彩活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综合素养。同时整合专业资源,针对家庭和家长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从源头促进和保障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