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青春版《牡丹亭》下本《人间情》成功上演,这也是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庆演的收官之作。自11月29日起,青春版《牡丹亭》连续三晚上演,场场座无虚席。著名作家白先勇连续三晚登台致谢,...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12月1日晚,青春版《牡丹亭》下本《人间情》成功上演,这也是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庆演的收官之作。自11月29日起,青春版《牡丹亭》连续三晚上演,场场座无虚席。著名作家白先勇连续三晚登台致谢,并呼吁青年朋友们一起保护好民族瑰宝——昆曲。
三天的演出,场场座无虚席。12月1日上演的《人间情》,也是青春版《牡丹亭》第540场演出。演出前,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致辞。他说,南京大学是中国高校戏剧学科的发源地之一。1922年,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在这里任教,开始繁衍百年,薪火相传。戏曲研究重镇的南京大学,在致力于昆曲艺术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进一步加强国际化视野下的昆曲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
谭铁牛表示,南京大学将以本次演出为契机,赓续学校百年戏曲研究和教育传统,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继承发展,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再创佳绩争做表率,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白先勇表示,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活动的末场戏放在南京,也是为了庆祝南京大学文学院建院110周年。20年间,青春版《牡丹亭》演出近500场,足迹遍及海内外60余座城市、40多所高校,入场观众达百万人。“可以说,一出戏启动了昆曲复兴。”白先勇深情地说,“昆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明清两朝最高的文化成就之一。在我看来,昆曲跟商周的青铜器、宋朝的汝窑瓷器是同一个层次的!我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好我们的民族瑰宝——昆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杨甜子
摄影 杨素平
剪辑 张笑疾
校对 盛媛媛
来源:本文内容搜集或转自各大网络平台,并已注明来源、出处,如果转载侵犯您的版权或非授权发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声明:江苏教育黄页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教育信息综合发布查询平台保留所有权利
苏公网安备32010402000125
苏ICP备14051488号-3技术支持:南京博盛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